第95章 舌战朝堂

关灯
    入夜,李府。

     几名身穿常服的高官齐聚,马文升率先开口道:“阁老,您的意思……皇上要开海禁?” 李东阳微微颔首:“是。

    ” “焦芳等人今日在朝堂是有预谋的议论开海禁之策。

    ” 都察院左都御史闵珪沉思片刻,放下手中茶盏,道:“海禁是祖制,明知不可为而为,冒天下之大不韪,皇上此举有何深意?” 户部尚书韩文哼了一声,道:“想要增加财政收入,张璁此獠不是说了么?” 都知道户部尚书今天在奉天殿被摆了一道,现在自嘲,足以说明心中憋着无穷怒火。

     明朝的文官们总是劝天子不要与民争利,实际海禁政策是朱元璋首开的吸血老百姓,趴在老百姓头上吸血的富国之策。

     濒海之海民本就靠海为生,朝廷限制了他们下海的权力,他们甚至捕鱼都被限制,到永乐时期更狠,私自民间建造船只,违者重惩,并且将东南所有渔民的船只勒令改造成没有任何远航能力的平头船。

     民间不能下海贸易,不能下海捕鱼,只有官方有这个权利,朱元璋和朱棣的政策都是通过朝廷贸易实现藏富于国,避免百姓染指任何海上贸易。

     看起来是为防倭,实则在明朝前期倭奴在明朝眼里连国内的土匪战斗力都不如。

     朱元璋对经济能力的认知不足,又加上创业前期江南商人对朱元璋的打击,让朱元璋恨透了商人,这种带有个人情感色彩的治商政策,注定了对国朝经济的短视,忽略了商业税收的重要性。

     如果明朝前期就给予商税的足够重视,也不会让洪武时期的财政如此困难重重。

     而今一纸祖制定下,导致国朝百十年不得开海,不得不说是一件悲哀的事。

     只是现在开海对李东阳等士大夫来说并非首当其冲需要议论的议题,他们不能放任皇室胡作非为,从弘治十二年开始,文官们已经做出让步,导致权力示微。

     如果这一次再退步,权力的天平将会更加倾斜,这些事不需要李东阳点明,大家心知肚明。

     实际李东阳只说了开海是皇室主导的,在座的一众高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