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关灯
小
中
大
不赶快跑了啊?”方木没抬眼睛,随口说道:“不会,这种人通常不会关心新闻媒体的。
”那个老师突然来了兴致,“真的么?你怎么知道?老师教过?”方木不愿多说,笑了笑,说:“我也是瞎猜。
”从孙老师手里接过那几本书,快步离开了图书馆。
5、他还会作案(2) 关在宿舍里整整一天后,方木给邓伟打来电话。
他告诉邓伟自己看了一些血液疾病和精神障碍的书,他觉得这个人有可能去过精神病院治疗或者咨询。
在电话里,方木说:“所以,有时间的话,我们一起去精神病院调查一下,不过最好要快,因为,那个人,很快还会作案。
” 6、血之魅(1) 这天,邓伟在课堂上又把方木叫走了。
来到走廊里,方木小声问邓伟:“怎么,又出事了?”邓伟解释说:“嗯,没有死人,不过有一个女孩失踪了。
”原来昨天晚上22点左右,红园区八间房派出所接到报案,一名在市第八中学就读的初一女生徐杰放学后失踪了。
调查走访中,一个路边的烧烤摊老板提供了重要情况:他曾经看到一个貌似徐杰的女孩在和一个外表邋遢、身材消瘦的年轻男子说话。
派出所的干警觉得这名男子的体貌特征与通缉令上的“吸血鬼”很像,就直接上报了市局专案组。
方木和邓伟来到目击者所说的地点。
方木看看四周,问邓伟:“有这一区的地图么?”邓伟说:“早准备好了。
”说着,伸手从车里拿出一张地图,一边伸手打开地图,一边说:“相信你也发现了,凶手作案的地区非常集中。
”邓伟用手指在地图上点着,“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都在这一区里,包括这个女孩失踪的地点,也在这附近。
”他抬起头来问方木:“按照我们平时的侦察思路,如果犯罪嫌疑人把多次犯罪的地点都选在一处的话,通常认定他不熟悉犯罪地点,也就是说外地人作案的可能性比较大。
你为什么认为他就住在附近呢?” 方木摇摇头说:“他不一样。
这个人下手的随机性比较强,也就是说,他并没有刻意地去选择被害人。
不过,也许这次有点例外,”他抬起头来看着邓伟,“他开始选择一些年轻人。
”邓伟想了想,“那,你觉得这女孩还活着么?” 方木看看手表上的日历,默默地算了算:“有可能。
凶手有20天左右作一次案的规律,而这一次,距离上次作案不过一星期的时间。
他大概想‘饲养’一些血源,等他需要的时候随时取用。
”尽管是阳光明媚的上午,听了这段话,邓伟还是忍不住打了个寒噤。
方木拉着他跳上车,说:“去精神病院吧,如果我没猜错,那我们还有时间,一定要在他感到需要之前抓住他。
” 青城市专业的精神病医院只有两家。
方木要查找的是近五年来因妄想症前来咨询或者入院治疗的人,尤其是那些妄想内容与血液有关的人。
第一家医院一无所获。
在第二家医院调查时,邓伟刚刚说明来意,院长就想起一个人。
这个人叫冯凯,男,两年前,他26岁,曾因父亲和哥哥在一年内相继去世而患上严重的抑郁症。
入院后,冯凯还算配合治疗,看起来抑郁症也在逐步好转中。
可是有一次,护士发现他在室外散步时抓住了一只小鸟,并生饮其血。
随后,他向医院要求输血治疗,因为他认为自己患有严重的贫血症。
医院对他进行了详细体检后发现他血液内的血红蛋白数量完全正常。
但冯凯不接受这个事实,坚持认为自己严重贫血。
由此,医院发现他同时还患有妄想症。
针对妄想症治疗了一段时间后,冯凯突然不辞而别。
在医生和护士的印象中,冯凯身高173cm,很瘦,不修边幅,他的病房总是乱七八糟的。
冯凯不爱与人交往,也没有人来探视过他。
他突然消失后,医院曾经去找过他,结果发现他在医院登记的地址是假的。
这条线索让方木和邓伟兴奋不已。
考虑到冯凯有可能也是个假名字,方木建议邓伟马上调查两年前因血液疾病相继去世的父子,并且在全市范围内,尤其是在红园区寻找这个叫冯凯的人。
两天后,调查结果出来了。
青城市共有1244个叫冯凯的人,没有一个符合查找条件。
而在两年前相继死于血液疾病的父子也没有姓冯的,不过却有一对姓马的父子因患再生障碍性贫血分别于1998年和1999年相继去世。
父亲马向文早年丧偶,1998年因再生障碍性贫血去世。
马向文生前育有两子。
长子马涛在父亲去世一年后,也因患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去世。
次子马凯继承了父亲马向文留下的房产一套,而这套房子就在红园区常青北街83号4。
此处距离五个案发地点都没有超过5公里。
“就是他!”在红园区常青北街派出所的户籍室里,方木看着电脑屏幕上的一张照片斩钉截铁地说。
尽管照片里的马凯头发整齐,表情安详。
可是方木还是在那双略显呆滞的眼睛里看到了深深的焦虑与绝望。
邓伟在此时显得很谨慎,他把姚晓阳被杀案和徐杰失踪案的两个目击证人找到了派出所。
他们都非常肯定地说,马凯就是案发当天他们见过的人。
不能再犹豫了,邓伟马上向局里申请调集人手,对马凯实施抓捕。
6、血之魅(2) 晚上20时22分。
红光拖拉机制造厂的职工家属楼。
邓伟仰头看着三楼的窗户,深蓝色的窗帘把窗户挡得严严实实,隐约可见里面透出橘黄色的灯光。
参加行动的干警一共有9个人。
20时25分,抓捕行动准时开始。
邓伟带着攻击组和支援组悄悄摸上三楼,在右侧那扇门前停下。
门上没有装猫眼。
等攻击组在门两侧埋伏好,邓伟抬手敲门。
没有回应。
可是邓伟注意到里面传来轻轻的脚步声,门下透出的光线也被遮住了。
邓伟又敲了三下门,还是没有回应。
邓伟大声说:“这家没人,到对面去吧。
”邓伟转身敲响了对面住户的门,一个女声很快响起:“谁啊?” 邓伟大声说:“我们是制药三厂的,我们厂最近研制了一种新产品,叫补血乐,专门治疗各种血虚、贫血。
为了回报广大消费者,特意开展百万药品大赠送活动。
今天我们给您登门送药,不收取任何费用。
”门开了,一个中年女性探出头来:“是免费的么?”几乎是同时,对面的门也忽然打开了。
攻击组的干警一跃而起,冲着开门的人猛撞过去,他猝不及防,被仰面撞倒在地。
邓伟丢下被吓得目瞪口呆的中年妇女,疾步冲入302房间。
在北卧室,一个女孩被紧紧地捆在床上,她头发散乱,双目紧闭,嘴被胶带封住。
邓伟认出她就是失踪的徐杰。
邓伟把手放在她的鼻子下面,感到仍有热气,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同事们确认室内别无他人,邓伟让他们给徐杰松绑,同时通知楼下的封锁组叫救护车。
事先停在小区门口的救护车很快就开到了楼下,迅速把徐杰送往医院检查。
马凯已经被戴上手铐,脸朝下趴在客厅里,两个支援组同事用枪指着他的头。
邓伟揪起他的头发,感到手上油腻腻的,很不舒服。
他看着马
”那个老师突然来了兴致,“真的么?你怎么知道?老师教过?”方木不愿多说,笑了笑,说:“我也是瞎猜。
”从孙老师手里接过那几本书,快步离开了图书馆。
5、他还会作案(2) 关在宿舍里整整一天后,方木给邓伟打来电话。
他告诉邓伟自己看了一些血液疾病和精神障碍的书,他觉得这个人有可能去过精神病院治疗或者咨询。
在电话里,方木说:“所以,有时间的话,我们一起去精神病院调查一下,不过最好要快,因为,那个人,很快还会作案。
” 6、血之魅(1) 这天,邓伟在课堂上又把方木叫走了。
来到走廊里,方木小声问邓伟:“怎么,又出事了?”邓伟解释说:“嗯,没有死人,不过有一个女孩失踪了。
”原来昨天晚上22点左右,红园区八间房派出所接到报案,一名在市第八中学就读的初一女生徐杰放学后失踪了。
调查走访中,一个路边的烧烤摊老板提供了重要情况:他曾经看到一个貌似徐杰的女孩在和一个外表邋遢、身材消瘦的年轻男子说话。
派出所的干警觉得这名男子的体貌特征与通缉令上的“吸血鬼”很像,就直接上报了市局专案组。
方木和邓伟来到目击者所说的地点。
方木看看四周,问邓伟:“有这一区的地图么?”邓伟说:“早准备好了。
”说着,伸手从车里拿出一张地图,一边伸手打开地图,一边说:“相信你也发现了,凶手作案的地区非常集中。
”邓伟用手指在地图上点着,“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都在这一区里,包括这个女孩失踪的地点,也在这附近。
”他抬起头来问方木:“按照我们平时的侦察思路,如果犯罪嫌疑人把多次犯罪的地点都选在一处的话,通常认定他不熟悉犯罪地点,也就是说外地人作案的可能性比较大。
你为什么认为他就住在附近呢?” 方木摇摇头说:“他不一样。
这个人下手的随机性比较强,也就是说,他并没有刻意地去选择被害人。
不过,也许这次有点例外,”他抬起头来看着邓伟,“他开始选择一些年轻人。
”邓伟想了想,“那,你觉得这女孩还活着么?” 方木看看手表上的日历,默默地算了算:“有可能。
凶手有20天左右作一次案的规律,而这一次,距离上次作案不过一星期的时间。
他大概想‘饲养’一些血源,等他需要的时候随时取用。
”尽管是阳光明媚的上午,听了这段话,邓伟还是忍不住打了个寒噤。
方木拉着他跳上车,说:“去精神病院吧,如果我没猜错,那我们还有时间,一定要在他感到需要之前抓住他。
” 青城市专业的精神病医院只有两家。
方木要查找的是近五年来因妄想症前来咨询或者入院治疗的人,尤其是那些妄想内容与血液有关的人。
第一家医院一无所获。
在第二家医院调查时,邓伟刚刚说明来意,院长就想起一个人。
这个人叫冯凯,男,两年前,他26岁,曾因父亲和哥哥在一年内相继去世而患上严重的抑郁症。
入院后,冯凯还算配合治疗,看起来抑郁症也在逐步好转中。
可是有一次,护士发现他在室外散步时抓住了一只小鸟,并生饮其血。
随后,他向医院要求输血治疗,因为他认为自己患有严重的贫血症。
医院对他进行了详细体检后发现他血液内的血红蛋白数量完全正常。
但冯凯不接受这个事实,坚持认为自己严重贫血。
由此,医院发现他同时还患有妄想症。
针对妄想症治疗了一段时间后,冯凯突然不辞而别。
在医生和护士的印象中,冯凯身高173cm,很瘦,不修边幅,他的病房总是乱七八糟的。
冯凯不爱与人交往,也没有人来探视过他。
他突然消失后,医院曾经去找过他,结果发现他在医院登记的地址是假的。
这条线索让方木和邓伟兴奋不已。
考虑到冯凯有可能也是个假名字,方木建议邓伟马上调查两年前因血液疾病相继去世的父子,并且在全市范围内,尤其是在红园区寻找这个叫冯凯的人。
两天后,调查结果出来了。
青城市共有1244个叫冯凯的人,没有一个符合查找条件。
而在两年前相继死于血液疾病的父子也没有姓冯的,不过却有一对姓马的父子因患再生障碍性贫血分别于1998年和1999年相继去世。
父亲马向文早年丧偶,1998年因再生障碍性贫血去世。
马向文生前育有两子。
长子马涛在父亲去世一年后,也因患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去世。
次子马凯继承了父亲马向文留下的房产一套,而这套房子就在红园区常青北街83号4。
此处距离五个案发地点都没有超过5公里。
“就是他!”在红园区常青北街派出所的户籍室里,方木看着电脑屏幕上的一张照片斩钉截铁地说。
尽管照片里的马凯头发整齐,表情安详。
可是方木还是在那双略显呆滞的眼睛里看到了深深的焦虑与绝望。
邓伟在此时显得很谨慎,他把姚晓阳被杀案和徐杰失踪案的两个目击证人找到了派出所。
他们都非常肯定地说,马凯就是案发当天他们见过的人。
不能再犹豫了,邓伟马上向局里申请调集人手,对马凯实施抓捕。
6、血之魅(2) 晚上20时22分。
红光拖拉机制造厂的职工家属楼。
邓伟仰头看着三楼的窗户,深蓝色的窗帘把窗户挡得严严实实,隐约可见里面透出橘黄色的灯光。
参加行动的干警一共有9个人。
20时25分,抓捕行动准时开始。
邓伟带着攻击组和支援组悄悄摸上三楼,在右侧那扇门前停下。
门上没有装猫眼。
等攻击组在门两侧埋伏好,邓伟抬手敲门。
没有回应。
可是邓伟注意到里面传来轻轻的脚步声,门下透出的光线也被遮住了。
邓伟又敲了三下门,还是没有回应。
邓伟大声说:“这家没人,到对面去吧。
”邓伟转身敲响了对面住户的门,一个女声很快响起:“谁啊?” 邓伟大声说:“我们是制药三厂的,我们厂最近研制了一种新产品,叫补血乐,专门治疗各种血虚、贫血。
为了回报广大消费者,特意开展百万药品大赠送活动。
今天我们给您登门送药,不收取任何费用。
”门开了,一个中年女性探出头来:“是免费的么?”几乎是同时,对面的门也忽然打开了。
攻击组的干警一跃而起,冲着开门的人猛撞过去,他猝不及防,被仰面撞倒在地。
邓伟丢下被吓得目瞪口呆的中年妇女,疾步冲入302房间。
在北卧室,一个女孩被紧紧地捆在床上,她头发散乱,双目紧闭,嘴被胶带封住。
邓伟认出她就是失踪的徐杰。
邓伟把手放在她的鼻子下面,感到仍有热气,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同事们确认室内别无他人,邓伟让他们给徐杰松绑,同时通知楼下的封锁组叫救护车。
事先停在小区门口的救护车很快就开到了楼下,迅速把徐杰送往医院检查。
马凯已经被戴上手铐,脸朝下趴在客厅里,两个支援组同事用枪指着他的头。
邓伟揪起他的头发,感到手上油腻腻的,很不舒服。
他看着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