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北疆风云:大宁危局与破局

关灯
    朱权和沈书瑶回到大宁后,本以为风波就此平息,王府也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然而,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的大宁,在蓝玉案的阴影下,平静只是表象,暗流仍在涌动。

     大宁作为北疆军事重镇,地理位置极为关键,紧邻蒙古草原,是明朝抵御北元残余势力的前沿阵地。

    朱权深知其战略意义重大,且在蓝玉案后,朝廷对藩王的猜忌使得他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

    他每日在王府中研读兵书、处理政务,试图在这微妙的局势中找到平衡,同时也加强了王府的戒备,以防再有变故。

     沈书瑶则在王府内,协助朱权管理内务,同时悄悄联络着之前帮助过他们的江湖人士和市井朋友,维持着这条来之不易的情报线。

    她明白,在这动荡的时局下,多一份消息来源,就多一份保障。

    大宁城内人员往来复杂,常有来自草原的商队和流民,情报收集难度大但也至关重要。

     一日,朱权正在书房中沉思,王府旧仆匆匆来报:“王爷,边境传来消息,北元残余势力最近在蠢蠢欲动,有南下侵扰的迹象。

    ”朱权闻言,脸色一沉,他深知边境安稳对朝廷的重要性,更何况在如今朝廷对藩王高度警惕的情况下,若边境出了问题,藩王必然首当其冲。

    大宁的安危直接关系到明朝北疆的稳定,一旦北元突破防线,后果不堪设想。

     朱权立刻召集王府长史司官员、心腹幕僚和将领,齐聚王府议事厅。

    王府长史司的官员们身着官服,神色凝重。

    朱权皱着眉头,率先开口:“如今蓝玉案刚过,朝廷兵力有所损耗,且对我们藩王多有防备。

    但边境安危关乎国家存亡,我们不能坐视不管。

    大宁地势开阔,利于骑兵作战,我们必须利用好地形优势。

    ” 长史司的一位官员恭敬地起身说道:“王爷,此事关系重大,还需从长计议。

    我们既要应对北元威胁,又不能让朝廷产生误解。

    ” 一位将领接着起身说道:“王爷,末将愿领兵出征,击退北元贼寇。

    ” 朱权摆了摆手:“不可贸然行动。

    如今我们行事必须谨慎,不能让朝廷误解我们有扩充势力之嫌。

    我们先派人去探查清楚北元的兵力部署和动向,再做打算。

    大宁周边地形复杂,有山川河流,侦察兵要格外小心。

    ” 经过与长史司官员和众人一番详细商议后,朱权挑选了几个精明能干的侍卫,乔装成商队,前往边境探查情况。

    然而多日过去,侍卫们音信全无。

    朱权心急如焚,立刻又派出第二波人马,沿着第一波侍卫可能的行进路线仔细搜寻,每经过一个村庄、部落都详细打听消息。

    同时,他吩咐王府旧仆联络与王府关系密切的部落首领和边民,重金悬赏有关侍卫的线索。

     在等待消息的日子里,朱权和沈书瑶也没有闲着。

    沈书瑶深知明朝对民间势力管控严格,她行事极为小心。

    她利用自己在民间的一些隐秘关系,通过巧妙的方式,比如以一些看似普通的商贸往来为掩护,在大宁城内四处打听是否有北元奸细活动的迹象。

    她不仅从酒馆伙计处获取信息,还特意找到了城中与北元有贸易往来的商人。

    这些商人长期往来于边境,熟悉北元那边的情况。

    沈书瑶以保护商路安全为切入点,说服他们留意北元的异常动静。

    此外,她还前往城内的寺庙,与僧侣们交谈。

    僧侣们平日里接触各方人士,消息灵通,沈书瑶恳请他们若听到任何与北元奸细有关的消息,务必告知王府,但叮嘱他们不要声张,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然而,事情并不顺利。

    就在朱权焦虑之时,老仆又带来了一个坏消息:“王爷,城中近日来了几个形迹可疑的人,他们似乎在打听王府的动静,还和一些地痞流氓有来往。

    ” 朱权沉思片刻,对老仆说:“密切关注这些人的动向,不要打草惊蛇。

    看看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大宁是军事要地,任何异常都可能与北元有关。

    ” 与此同时,沈书瑶通过多渠道收集线索,逐渐拼凑出一些有用的信息。

    一位商人告诉她,最近有几个自称是北元商队的人,行为鬼祟,对大宁的兵力部署十分好奇。

    寺庙的高僧也传来消息,说有几个陌生人在寺庙中打听大宁城防的弱点。

     沈书瑶将这些消息告诉了朱权,朱权再次召集长史司官员和心腹幕僚商议。

    朱权分析道:“这些人很可能是北元派来的奸细,他们想摸清我们的虚实,为后续的行动做准备。

    我们必须尽快采取措施,揪出这些奸细,同时加强城防。

    大宁城墙虽坚固,但多年未修,需要抓紧修缮加固。

    ” 长史司官员建议:“王爷,修缮城防需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还需与地方官府协调,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 于是,朱权和沈书瑶制定了一个计划。

    他们让阿福在城中散布消息,说王府近日要举行一场盛大的宴会,邀请城中的富商和官员参加。

    同时,他们暗中安排了人手,在宴会现场和城中各个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