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大宁重建:困局与破局

关灯
    、医馆的建设。

    她耐心地向大家解释:“乡亲们,材料虽暂时短缺,但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合理使用,就一定能挺过这难关!”在她的努力下,城中百姓逐渐安定下来,有条不紊地继续投入到重建工作中。

     经过连续几日几夜的奋战,朱权终于带领众人打通了道路,材料顺利运抵大宁,重建工作得以继续推进。

    而朝廷在收到朱权的加急奏章后,虽对他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表示肯定,但也严厉斥责他对运输路线勘察不足,要求他日后行事更加谨慎,并派遣了更多朝廷官员前来监督重建进度。

     夜幕降临,王府花园里安静又祥和,月光如水般洒在二人身上。

    朱权和沈书瑶在花园中缓缓散步,沈书瑶轻轻叹了口气:“今天去看那些疫病后落下病根的百姓,心里真不是滋味。

    ”朱权握住她的手,温柔地说:“别太担心,有你在,百姓们就有盼头。

    我们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大宁回到以前安宁的样子。

    ”话还没说完,一名侍卫神色匆匆地过来,在朱权耳边小声说了几句,朱权脸色突变,对沈书瑶说:“瑶儿,军中出了紧急情况,我得去一趟。

    ”沈书瑶关切地点点头:“你快去吧,万事小心。

    ” 朱权赶到军营,只见士兵们神色紧张,原来是在检查兵器时发现部分兵器存在质量问题。

    朱权大发雷霆,当场质问负责采购兵器的军官:“兵器关系着士兵的性命、大宁的安危,你们怎么能这么敷衍!”但他深知兵器采购流程严格,任何变动都需朝廷批准,于是强压怒火,按照朝廷要求的规格,详细记录下兵器问题,包括兵器种类、损坏程度、疑似问题源头等,拟好奏章,如实向朝廷汇报,并请求朝廷派遣专员协助调查,同时重新审查兵器采购的每一个环节,保证每一件兵器都锋利耐用。

     这次朝廷的回应更是迟缓,足足等了半年,批复才姗姗来迟。

    不仅要求朱权对所有兵器进行重新审查,还削减了他下一年度的军备预算,理由是他监管不力。

    朱权虽满心无奈,但也只能遵从。

    此后,朱权每天都会到军营,和士兵们一起训练。

    他亲自示范格斗技巧,大声喊道:“大宁刚经历了磨难,我们更要时刻警惕,保卫家园!” 他结合多年戍边经验,制定了一套独特的训练方法。

    将士兵按兵种和作战能力分为不同小队,开展针对性训练。

    比如,对于骑兵,着重训练他们在复杂地形下的奔袭和突击能力,设置模拟山地、雪地的训练场景,要求骑兵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冲锋、包抄等战术动作;对于步兵,则强化他们的协同作战能力,通过盾牌手、长枪兵和刀斧手的配合演练,提升整体战斗力。

    同时,朱权还注重军队的纪律性培养,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对于训练刻苦、表现优异的士兵给予奖励,对违反纪律、训练懈怠的士兵进行严厉惩处。

    在军队编制上,他也有自己的思考,根据大宁的防御需求,合理调整各兵种的比例,增强军队应对不同战况的灵活性。

     每次训练计划调整,朱权都会召集幕僚商议,而幕僚们在讨论时,因有朝廷眼线在场,都格外谨慎。

    那些带有朝廷眼线属性的幕僚,虽会发表意见,但更多是在试探朱权的真实想法,同时将讨论情况暗自记录,准备密报朝廷。

    而本地追随朱权的文人幕僚,在发言时也会反复斟酌,既要考虑朱权的战略意图,又要避免触碰到朝廷的敏感点。

    在这种艰难处境下,幕僚们只能隐晦地提出一些兼顾军事需求与朝廷管控的建议,例如在训练内容上,强调遵循朝廷既定的军事训练大纲,只是在具体训练方式上进行微调,以增强训练效果。

     与此同时,大宁的经济复苏迫在眉睫。

    朱权深知藩王在商业事务上权限有限,于是他先向朝廷呈递了关于促进大宁商业复苏的奏章,详细阐述大宁当前的经济困境以及吸引商贾的必要性,言辞间处处强调是为贯彻朝廷对地方民生的关怀。

    在漫长的等待后,终于得到朝廷极为有限的许可与相关严格指示后,他才接见各地的商贾。

    见面时,朱权言辞恳切却又谨慎地传达朝廷对于商业活动的支持态度:“诸位,朝廷心系大宁重建与民生,特恩准商业活动。

    但务必遵循朝廷律法,在大宁安心做生意,朝廷自会保障你们的人身安全和合法商业利益。

    ”当发现有不法之徒妄图哄抬物价、垄断市场时,朱权立即将情况上报官府,并协助官府依照朝廷商业法规进行处理,确保市场秩序稳定。

    事后,他再次向朝廷详细汇报处理结果,事事皆在朝廷的监管与指令下进行。

     周边藩王听闻大宁重建,反应各异。

    邻近的燕王朱棣,主动送来重建物资,并派来能工巧匠协助,还提出合作开发边境贸易的意向。

    朱权心中十分纠结,一方面感激燕王的援助与合作提议,这对大宁的经济复苏和长远发展无疑是巨大助力;另一方面,他又担忧过度合作会引发朝廷猜疑,影响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和大宁的自主性。

    他与沈书瑶彻夜长谈,沈书瑶温柔而坚定地说:“王爷,大宁如今百废待兴,这是难得的机遇。

    只要我们行事光明磊落,做好权衡,想必朝廷也会理解。

    ”朱权听后,心中渐渐有了主意,他先与燕王展开初步洽谈,将洽谈内容详细记录,按照朝廷规定的机密文件记录格式和要求,把每一个讨论细节、双方表态都如实记载。

    同时加急上奏朝廷,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规划,反复强调一切以朝廷利益和地方稳定为出发点,等待朝廷的进一步指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朝廷收到奏章后,长时间没有回应,朱权在忐忑中度过了数月。

    终于,朝廷下旨,允许他与燕王进行有限度的合作,同时派遣了专门的监察御史常驻大宁,监督合作的每一个环节,确保朱权不会借机扩充势力。

    合作过程中,每一项决策、每一笔资金流动都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