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偷红薯

关灯
    晚上吃饭时,父亲又开始讲起他的“光荣”历史。

     他讲这些的目的也不全是为了炫耀自己,更多的是想教育孩子们。

     平时是没有时间专门来教育孩子们的,吃饭的时候通常是全家交流的时候。

     他们有时讲今天的经历,有时说村里的新闻,有时则讲述自己曾经的经历。

     其实他已经说过很多次了,但那时候小孩们还是听的津津有味。

     周永富说完故事或新闻,最后都会总结自己的一些看法,目的是为了教育孩子。

     但其实效果并不理想,故事他们爱听,新闻他们更感兴趣。

     他们对老爸总结的看法很多时候并不认同,或者说是很少听进去。

     周永富今天讲的是自己偷红薯的事。

     爷爷去世的早,十四岁的周永富成了家里的唯一劳动力。

     母亲周罗氏是一个裹了脚的老人,她48岁才生下周永富。

     而弟弟更小。

     一天晚上,三个人饿的睡不着,他们已经一天没吃东西了。

     周永富独自出了门,他没有告诉母亲他出去干什么,他怕母亲担心。

     他其实是想去偷生产队刚放在地里的种红薯。

     他找了一根长竹签,把一头削的很尖,这是他偷红薯的工具。

     不需要在地里刨,只需要把竹签不停往下插,插中红薯,拉起来时,就会把红薯一起带出来。

     种红薯是派有人专门看守的,如果没有人看守,一个晚上就会被偷光。

     因为那个时候正是青黄不接的春天。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是诗人笔下美好的季节。

    却是那时人们生活最困难的季节。

     秋天存储的粮食在冬天已经吃完,瓜果蔬菜也至少要等到夏天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