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清洗朝堂

关灯
    着半凝固的血迹——那是他当街强抢民女时溅上的。

    随着铁链拖地的哗啦声,父子二人被投入天牢,而此刻已有一队官差正在押解流放犯人朝着北境的矿场前行而去了。

     退朝之后,九皇子径直前往皇帝的书房。

    书房内,檀香袅袅,高大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与堆积如山的奏疏。

    九皇子在宽大的书桌前落座,一旁伺候的老太监会意,迅速将加急奏书整齐码放在他面前。

     九皇子拿起第一封奏书,展开细细研读。

    原来是新都的官员请求拨款,在附近河道修建码头。

    他微微皱眉,脑海中浮现出新都的繁华景象以及周边水运的重要性。

    稍作思索后,九皇子伸手取来朱笔,在奏书上写下“准奏”二字,字迹刚劲有力。

    随后他抬眸,看向老太监,沉稳说道:“传我命令,让户部全力配合,尽快拨出所需款项。

    修建码头一事关乎新都商贸发展,不可延误。

    ”老太监连忙应下,小跑着去传达指令。

     放下这封奏书,九皇子又拿起下一封。

    只见上面写着,经九皇子令,百姓住以及城墙、路面全部修建妥当。

    现今已在开始在修建水坝。

    九皇子看到这封后,这封奏书就是新都往南100里处的那处遭遇水灾的地方,就是他出手动用天道虚空才把积水给排空的,也就是他当时下令修建的,现在那个地方修建房屋的事情已经了结了,百姓也全住进去了。

     九皇子指尖抚过奏疏末尾官员工整的落款,朱笔悬在半空迟迟未落。

    他记得之前就是被陛下宣过去的。

    笔尖终于落下,墨痕却比往常淡了几分。

    他特意在"知道了"三字后添了行小字:"水坝修建务必夯实根基,每旬呈交进度图册。

    若有偷工减料,定斩不赦。

    " "去取地图来。

    "九皇子突然开口。

    当太监展开泛黄的舆图,他的手指沿着蜿蜒的河道丈量,在新都与受灾地之间来回摩挲。

    指尖停在规划中的水坝位置时,烛火突然明灭不定,恍惚间又看见洪水退去后,百姓们扛着锄头自发清理废墟的身影。

     "传谕工部,"他将朱笔重重搁在笔洗里,溅起的墨点在宣纸上晕染成云,"让他们抽调最得力的匠人去督建水坝。

    " 暮色如墨浸透宫墙时,九皇子踏出书房。

    灯火次第亮起,蜿蜒的宫道宛如被点亮的银河,他却无心欣赏这夜景,母妃哪里应该还有亲手烹制菜肴的饭菜。

     踏入主殿,暖黄的烛光裹挟着熟悉的饭香扑面而来。

    母妃正往食盒里摆放精致小菜,见他归来,眼角眉梢皆是笑意:“快过来净手,今日做了你最爱吃的。

    ”而吕少曦则倚在雕花榻上,手中捧着九皇子今日上午批复的奏疏,神色似笑非笑:“听说你今日在朝堂上雷霆手段,连朕都要自叹不如了?” 九皇子褪去外袍,在矮几旁落座:“不过是清理了一只蛀虫而已,朝堂上还多的很。

    ”他夹起一块狮子头放入口中,肉质软糯鲜香,紧绷了整日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

    母妃心疼地为他添了碗汤,嗔怪道:“批奏疏也要注意身子,看你累得脸色都不好了。

    ” 皇帝将奏疏轻轻放在案上,目光带着几分审视:“新都码头、水坝修建……这些批复倒显出几分魄力。

    只是你行事太过果决,难免树敌。

    ”九皇子抬眸,烛光映得他眼眸清亮:“若因害怕树敌便畏缩不前,才是真正辜负您的信任。

    ” 殿外忽有夜风穿堂而过,纱幔轻扬。

    母妃见气氛渐凝重,连忙笑着岔开话题:“快趁热吃,凉了可就不好了。

    对了,明日膳房新制了桂花糕,我让人给你送去书房。

    ”九皇子望着这假父真母关切的目光,心中涌起暖流,夹了一筷子菜放进皇帝碗里:“这道菜您也尝尝,比御膳房的厨子做得还地道。

    ” 在这融融暖意中,白日里朝堂上的剑拔弩张、批阅奏疏时的殚精竭虑,都化作了窗外朦胧的月色。

    此刻,他不再是监国皇子,只是父母膝下承欢的寻常儿子。

     第二日凌晨,启明星还高悬天际,晨钟便已穿透薄雾,惊醒了沉睡的皇城。

    文武百官裹着厚重的朝服,踏着凝结白霜的青砖,神色比往日更加肃穆。

    昨夜老臣府邸被抄、满门获罪的消息早已传遍京城,此刻众人步向大殿的脚步不自觉放轻,仿佛生怕惊扰了殿中蛰伏的雷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九皇子踏入大殿时,东方刚泛起鱼肚白。

    他一袭玄色蟒袍上金线暗纹流转,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光。

    群臣山呼“千岁”的声音整齐划一,却比昨日多了几分敬畏的颤抖。

    老太监尖细的嗓音划破寂静:“有事启奏——”尾音拖得悠长,却无人敢率先打破沉默。

     往日里总爱争论不休的御史台鸦雀无声,户部尚书捧着账本的手微微发颤,连素来敢谏的年轻言官也垂眸盯着笏板,不敢与龙椅上的目光对视。

    整个大殿唯有烛火摇曳,在金砖地上投下群臣瑟缩的剪影。

     “既无事奏,便——”九皇子的声音刚起,忽有侍卫匆匆入殿,在他耳边低语几句。

    九皇子神色骤冷,手中的玉扳指重重叩在龙椅扶手上:“传旨,着刑部即刻提审昨日抄家案相关人等,胆敢串供者,一律杖毙!” 这道旨意如巨石投入深潭,激起满殿涟漪。

    群臣面面相觑,有人暗自庆幸昨日未为老臣求情,有人则惊觉这位监国皇子的手段远比想象中狠辣。

    九皇子扫视着众人骤然苍白的脸色,唇角勾起一抹若有似无的冷笑——杀鸡儆猴的震慑,看来还能再维持些时日。

     殿内死寂如坟,唯有九皇子衣袂扫过龙椅的窸窣声。

    他垂眸摩挲着腰间螭纹玉佩,半晌才抬眼望向阶下颤抖的群臣:“诸位以为,本皇子昨日处置过当?”这轻飘飘的一句,惊得几位老臣膝盖一软,险些跪跌在地。

     礼部侍郎颤巍巍出列,官服已被冷汗浸透:“殿下明察秋毫,臣等......臣等无不钦佩。

    ”话音未落,户部尚书突然抢步上前,袖中账本哗啦作响:“启禀殿下,新都码头拨款事宜,臣部已准备妥当,三日内即可发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