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传法塑新身,师徒心有隙

关灯
     “弟子记住了。

    ” 二人从山上慢慢走下来,归元就在前面慢慢引路。

    杨暮客在后面跟的很吃力,他只觉得这个身子笨重无比。

    从心口的树心那里总有一种麻痒难当的感觉。

     “天就要亮了,你好好感受下日升之炁。

    ”归元停下面朝着东方。

     此时杨暮客才发觉自己竟然可以黑暗中视物,他听到太阳初升,发现自己竟然在黑夜中走了许久的山路。

     他看着那红霞,看到了白虎下的七宿,也看到了东方苍龙的七宿,只是苍龙七宿距离太过遥远,那炁脉根本观察不到。

    他默默地感受到了有一股炁从昂宿缓缓地向着自己降下,他与昂宿下的一条炁脉建立起了联系。

     明亮,灼热。

    这种感觉不是单纯视觉或者触觉上的。

    而是一种自内而发的感觉。

    杨暮客感觉到了清者升而浊者降。

    清炁升与天地之间,而浊炁滚落成泥消失不见。

    他接引到了第一股灵炁进入身体。

    脑门一阵火辣辣的感觉,然后觉得浑身发烫。

     “呼。

    ”杨暮客口鼻之间吐出三股白烟。

    原来这泥胎还是留不住灵炁的,全部都在身体中转了一圈又漏走了。

     归元笑了笑,眼睛一歪,盯着北方看了看然后又重新看着杨暮客。

    归元好像自己都没发现自己的眼睛歪了。

    他说道,“你肉身未成,自然是留不住灵炁的。

    这就是我说的性命双修。

    性,乃人心,命,乃长生。

    无仁心者不成道,无长生者不成活。

    此乃金丹之法。

    既然你无法修命,可以先修性。

    到这世间之中摸爬滚打,历凡尘而寻道心。

    ” 杨暮客看着归元的眼睛向着北方歪着,不看自己。

    俯身拜道,“弟子愿陪伴师傅左右,待肉身长成之后,再下山历练。

    ”此话并非推脱虚假,杨暮客见到这仙山竟然空旷无人,就好像那山间小观,想必师傅也会寂寞的吧。

     归元此时眼睛正盯着杨暮客,然后叹了口气,“为师不日将要远行,也许,你我师徒后会无期。

    ”他努力地不让自己眼睛向北方看去,只是死死地盯着杨暮客。

    “一年,为师允你在这灵山之上逗留一年。

    我将会传你七十二变武法,你自可以选一些这七十二变的凡人可用武法传与那季通,你这一路上也需要一个人来照顾,遮风挡雨。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杨暮客抬头痴痴地看着归元,发现他的眼睛又向着北方飘去,然后眼珠里全剩了眼白,而师傅好似浑然不知。

    这是怎么回事,师傅在看什么,这眼珠都不见了,能看到什么。

     归元挣扎着,红光将起欲起。

    他猛地定神,他发现了自己的异样,然后迫切地说,“休要言他,本真人还有要事要办。

    ”说罢归元脚跟一跺拂袖而去。

     杨暮客只能凭着感觉小跑下山。

    回到了那巍峨殿,门外飞入一捆玉简,归元传音说此物就是七十二变,你且自学,用神魂观读自能读懂其中经文。

     杨暮客抱着玉简发呆。

    这便宜师傅是怎么回事?他忽然有种危机感涌上心头。

    他此时已经明白这叫心血来潮。

    到底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盘坐在蒲团上杨暮客唉声叹气,他始终无法入定观读玉简。

    只是呆呆地看着灵台上太上道祖真君的金身。

    他放下手中的玉简对着金身叩首,“弟子杨暮客,道号紫明。

    今日方得入道修行之法,在此叩谢祖师爷。

    我师父似有事却不曾向弟子言说。

    师父对弟子有再造之恩,请祖师爷保佑师父。

    无量寿福。

    ” 杨暮客抬头望去,只觉得心中清明,烦忧皆去。

    道法自然,遇山修路,遇水修桥,此时烦忧亦无用处。

    他抱着玉简入定了。

     七十二变,乃是用灵炁锤炼身体的七十二般变化。

    命修以不漏金身使用这七十二般变化可徒手搬山填海。

    身体可大可小,修炼到极致,大可伸手摘星,小可如同芥子。

     这一坐就是一日,归元始终没有见他,好似在躲着他一样。

     待七十二变的经文烂熟于胸之后他便回到禅房休息。

     喜欢暮客紫明请大家收藏:()暮客紫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