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关灯
    赵子立志卑污,每称羞于奴仆;素行薄劣,恒致恶于乡间。

    彼身虽逝,喜温峤未下镜台,无累大德;尔年正青,幸伯牙能弹流水,岂乏知音?切宜善自遣排,以图后膺天眷;莫为无益之悲,致损生香之玉。

    予也,心远地偏,无由而会。

    今因檀郎赴吊,敬付寸楮,以慰汝怀。

    不宣。

    ”从读至“鸦呜树杪,若郎遽有弃世之讣音”,不觉长吁数声,堕泪湿纸;又见“喜温峤未下镜台,无累大德”,乃曰:“阿姊何不写此在前,免人烦忙。

    ”香兰曰:“且更看后面何如。

    ”二人看毕,乃知生专为举吊而来,从因谓兰曰:“汝明早奉水,何不与华姑夫说知,叫他不必提起吊丧之事,那人虽死,我相公嫌他不如,只说敬来问安,岂不更美?”兰退,口虽不言,心下自忖:“向者之书须误说,而彼竟问之,今又教他勿举吊丧之事,其喜生之心已动于窗后之一观矣。

    ”次早,生起着衣时,香兰在窗外潜知生已起,奉水盥生。

    生因问曰:“书已达否?”兰想起昨夜错误之事,乃带笑答曰:“已达矣。

    ”生意兰笑己,固问之,兰曰:“昨者妾错认书是官人的,俺娘子惊而怒焉。

    及开封,方知是大娘子的,所以可笑。

    ”生拆之曰:“汝误说有之。

    汝娘子识字,封外明写大娘子所寄,何待开封方知?”兰曰:“彼时因妾失落在地,娘子拾得,欲背妾开看,未及详观护封,所以错认。

    ”生听其言,默然良久,因复问曰:“汝娘子那时更有言否?”兰乃述其“令勿往吊”之事。

    生深感之,曰:“若非汝娘子示知,今日正欲亲诣往吊,未免竟犯此嫌。

    汝回见娘子,多上替我申谢。

    ”时生既不赴吊,张又固留,乃先命仆归。

    张夫妇询知生因与端观莲被责,出外读书,不与回家,考试后学中诸友又各移回,惟生一人在彼,甚是寂寥。

    张即遣人与生仆同至生家,禀以留生读书之意。

    衮喜曰:“远于妻子”,欣然应允。

    时生不知,越数日,又辞归。

    张夫妇曰:“贤婿欲归之急者,只为读书。

    老夫舍后有一小阁,略堪容膝,贤婿不弃,此地寂静,亦好用功。

    ”生曰:“国文忝在半子,荷惓上恩爱,喜出望外,但恐家君不容耳。

    ”张因告以父母亦允之意。

    生思:“归家亦不得与端相会,不如在此,免似学中寂寥。

    ”乃遂拜诺。

    本日,即馆生于后阁。

    其阁门有二:一开于张之屋左,以通宾客游玩;一自中堂而入,要经从刺绣窗下而达。

    当日,张即令生由从出入,以避外人交接。

    生至阁,文房毕具。

    张有门生数人,皆有才望,时令与生作课。

    居一月余,生工程无缺,但以久别于端,心恒闷闷,乃作《长相思》词一首以自遣。

    词曰: “坐相思,立相思,望断云山倍惨吁,此情孰与舒?才可如,貌可如,更使温柔都已具,坚贞不似渠。

    ” 生制成,欲留以寄端,乃以片纸书之,粘于书厨之内。

    忽兰至,曰:“老夫人今日寿辰,开宴堂中,请官人一同庆赏。

    ”生得命即出。

    经过窗前,闻兰花馥馥,生曰:“何处花气袭人?”兰以手指窗。

    生趋视之,见一女子在内,手捻花枝。

    生知是小姨,慌道:“不敢详视。

    ”及至堂,肴馔洁备,正将登席,张夫妇入屏后间语,又唤兰数声,方出。

    生疑议己之未遣礼也。

    其色甚惭,乃曰:“今者岳母华诞,小婿缺礼,负愧殊深。

    ”张慌慰之,曰:“适间愚夫妇他无所言,因次小女与贤婿前未相见,今日汝岳母贱辰,遣兰唤小女出拜,以成一家之乐耳。

    ”生色少定。

    少顷,兰与从至,母令与生叙礼。

    礼毕就坐,生侧目之,艳质与端无异,而妆点尤胜。

    女亦觑生,各相默羡。

    酒至半酣,生起为寿,次当及从。

    张曰:“姊夫,客也,汝当奉酒。

    ”二人酬酢之际,推让不饮。

    母曰:“毋让,各饮二杯。

    ”生一饮举回时,从方举杯未酹。

    兰与侍妾在傍代酌,私相语曰:“外人来见,只说是一对夫妻。

    ”从闻之,禁笑不住,将酒少喷于盏,托颜甚愧。

    生觉之,令兰再酌己酒,饮之,以掩其事。

    从竟只饮一杯,心甚德之。

    张夫妇不知其意,以生有酒力,乃与生更相酬奉。

    席罢,生醉往阁就寝。

    次早,兰以生昨醉,奉水去,乃过从窗下。

    从在内呼曰:“何往?”兰因顾焉,见从几上新寄兰花二串,兰指曰:“何用许多?”从曰:“汝试猜之。

    ”兰曰:“欲以一串与老夫人?”从曰:“非也。

    ”曰:“欲与老相公乎?”从曰:“相公素不好此。

    ”兰思昨日生过此,曾问此花,意其必与生也,乃曰:“吾知之矣。

    ”从曰:“果谁?”兰曰:“莫非华姨夫乎?”从曰:“是固是矣,但汝将去,不必说是我的。

    ”兰首肯即行。

    至阁,生已起,久候水不至,因思:“若非岳母寿辰,小姨无由得见。

    ”乃作诗一律,以纪其美。

    诗曰: “飞琼昨日下瑶楼,为是蟠桃点寿筹。

    玉脸◇融娇欲脆,柳腰袅娜只成羞。

    捧杯漫露纤纤笋,启语微开细细榴。

    不是愚生曾预席,安信江东有二乔?” 生正将诗敲推,听窗外有履声。

    生出视,见兰手执兰花,问曰:“何以得此?”兰曰:“妾正为往外庭天井摘此,所以奉水来迟。

    ”生以为然。

    及接至手,见其串花者乃银线,因谓曰:“此物非汝所有,何欺我也?”兰以从欲避嫌直告。

    生曰:“以花与我者,推爱之情也;令汝勿言者,守己之正也。

    一举而两得矣。

    ”遂作《点绛唇》一首以颂之: “楚畹谢庭,风露陪香,人人所羡。

    嫦娥特献,尤令心留恋。

    厚情罕有,银线连行串,还堪眷。

    避嫌一节,珍重恒无倦。

    ” 兰见生写毕,正将近前观其题者何语,生即藏于匣内。

    兰不得见,乃出,谓从曰:“方才兰花因穿以银线,华官人即知是娘子的矣。

    感叹不已,立制一词。

    妾欲近视,即已收之。

    此必为娘子作也。

    ”从悔曰:“彼处士子频来,倘有不美之句被人捡之,岂不自贻秽名乎!”心甚怏怏。

    兰曰:“吾闻与他来往作文者已具书后日相请,但不知果否。

    若果,我与娘子往阁开他书厨一看,便见明白。

    ”从深然之。

    二人商榷方已,从母忽至房中,见从闷坐,曰:“吾儿何不理些针指?”从曰:“数日不快,故慵懒矣。

    ”母复顾窗壁,见新画一美人对镜,内题诗云: “画工何事动人愁,偏把嫦娥独自描。

    无那想思频照面,只令颜色减娇羞。

    ” 母览毕,思“画工何事动人愁”之句,谓从怨己之不与议婚也,遂谓从曰:“前者人来与汝议亲,以赵子新亡,故未言及。

    今事已定,近又四五门相求,皆名门贵族,此事久远,未可轻许。

    今数家姓名俱言于汝,任汝自择,何如?”从不答。

    母又曰:“此正事,直言无妨。

    ”从隐几不应。

    兰因附耳谓母曰:“老夫人且退,待妾问之,彼必不讳。

    ”母退。

    至夜,兰询从曰:“今日老夫人谓娘子自择之事,何不主之?”从曰:“此事吾亦不能自决。

    ”兰举其最富盛者以示之,从曰:“安知异时不贫贱乎?”兰曰:“娘子若如此,则日月易掷,更待何时?今夜月明如昼,不如与娘子拜告卜之,如祝者纳焉。

    ”从然其言。

    至更时,从与兰备香案,临月拜祷曰:“如所愿者,乞先报以一阴一阳,而以圣终之”祝罢,乃以五姓逐一拜问,无一如愿。

    从沉吟半晌,近案再拜,心祝卜之,连掷三筊,皆如所祝。

    从乃长吁数声,掷筊于地曰:“若是,则吾当皓首闺门矣,卜之何益!”兰曰:“妾观娘子这回所卜之筊,皆如所祝,但不知属哪一家耳。

    何故出此不利之言?”从曰:“汝何不察?此第六卜矣,不在五者之内。

    且卜以决疑,今事在不疑,尚何卜乎?”兰曰:“但得如此,虽彼未在内,娘子有意。

    委曲亦可成之,果何患乎。

    ”从曰:“彼已娶矣。

    ”兰知其所指者在华,亦不复问。

    忽闻房中侍妾有逐妾之声,恐母醒知觉,遂与兰归房内。

    过二日,生果以友请赴席。

    兰与从潜往阁中,开生书斋房门并书厨,见其有思端之词一首,内有“坚贞不似渠”之句。

    从曰:“世言‘无好人’三字者,非有德者之言也。

    贞烈之女,代不乏人,华姨夫何小视天下,而遂谓皆不似阿姊乎?”乃以笔涂去“不”字,注一“亦”字于傍。

    再寻之,又得其题寿席之诗并颂兰花之词,遂怀之于袖。

    因思兰日夕与生相近,生不知私之,反过望于己,乃以笔题壁间而所画黄莺吊屏云: “本是迎春鸟,谁描入画屏?羽翎虽可爱,不会向人鸣。

    ” 从题毕,与兰遁回。

    比生回房,正欲就枕,见吊屏上新题墨迹未干,起视之,乃有“不会向人鸣”之句,心甚疑,及看书厨,所作诗词未见,而欲寄端之词已改矣。

    华细思曰:“此必香兰日前因不与看,故今盗去,而所改所题之意,皆欲有私于己而为毛遂之自荐也。

    ”时香兰年方十六,性极乖巧,能逢迎人意,且有殊色,生屡欲私之,恐其不谙人事而有所失;及其见诗,欲心大炽,以笔书于粉牌曰:“莫言不是鸣春鸟,阳台云雨今番按。

    ”时岳母见生带醉而回,令兰奉香茶。

    生见兰至,曰:“吾正念汝,汝今至矣。

    ”兰视其颜色,知其发言之意,正欲趋出,生以手阖门而阻之,欲与之狎。

    兰不允,生以一手抱之于床,一手自解下衣,兰辗转不得开,即拽断之。

    兰自度难免,因曰:“以官人贵体而欲私一贱妾,妾不敢以伪相拒,但妾实不堪,虽欲勉从,心甚战惧,幸为护持可也。

    ”生初虽然之,然夫妇久别,今又被酒,将兰手压于背,但见峰头雨密,洞口云浓,金枪试动,穿云破垒。

    兰齿啮其唇,神魂飘荡,久之,方言曰:“官人唯知取己之乐,而不肯怜人,几乎不复生矣。

    ”生抚之曰:“吾观汝诗并所改之字,则今日之事,正乐人之乐耳,何以怜为?”兰曰:“妾有何诗?”生指吊屏示之。

    兰曰:“所题、所改,皆吾二娘子午前至此为之,并厨内诗词,亦被袖去,与妾何干?”生更欲问从有何言语,不意从见兰久于阁,意其必私于生。

    乃诈以母令,令侍妾往叫。

    兰忙趋出。

    从曰:“汝出何迟?”兰仓卒无对。

    又见其两鬓蓬松,从诘之曰:“汝与华官人做得好事!”兰不认。

    从曰:“我已亲见,尚为我讳!”兰恐其白于夫人,事难终隐,只得直告。

    自后从一见兰,即以此笑之。

    兰思无以抵对,亦欲诱之于生,以塞其口。

    一日,因送水盥生,生见兰至,更欲狎之,兰曰:“妾今伤弓之鸟,不敢奉命,但更有一好事,官人图之,则必可得。

    ”生曰:“无乃二娘子乎?”曰:“然。

    ”生曰:“吾观汝娘子端重严厉,有难以非礼犯者。

    且深闺固门,日夕侍女相伴,是所谓探海求珠,不亦难乎!汝特效陈平美人之计,以解高帝白登之围矣。

    ”兰曰:“不然。

    妾观娘子有意于官人者五。

    ”生曰:“何以证之?”兰曰:“官人初至而称叹痛哭,一也;误递其书,始虽怒而终阅之,二也;酒席闻妾等‘似夫妻’之言即笑,三也;官人闻兰花而即馈之,四也;月夜卜婚惟六卜许之,乃怒而掷筊于地,及问其故,曰‘彼已娶矣’,她虽未明言是官人,然大意不言可知矣,此五有意乎官人也。

    以是观之,又何难哉?”生初意亦有慕从之心,然思是小姨,一萌随即过遏,及今闻一心惟许于己,且向者有相士“必招两房”之言,遂决意图之。

    因抚兰背曰:“是固是矣,何以教我?”兰曰:“老相公与夫人择日要往城外观中还愿,若去,必至晚方回。

    官人假写一书与妾,待老相公等去后,妾自外持入,云是会晤相请。

    官人于黄莺吊屏诗末著娘子之名于下,潜居别所,妾以言赚之,必与妾来者。

    那时妾出,官人亦效前番而行,不亦可乎。

    ”生手舞足蹈,喜之如狂,即写书付兰,乃作《西江月》一首: “淑女情牵意绊,才郎心醉神驰。

    闻言六卜更稀奇,料应苍天有意。

    欲效帝妻二女,须烦红叶维持。

    他时若得遂双飞,管取殷勤谢你。

    ” 兰去,生行住坐卧,皆意于从。

    至期,从父母果出。

    兰谓从曰:“前者娘子所遗吊屏,何故将自己名字亦书在上?”从曰:“未也。

    ”兰曰:“妾看得明白,若非娘子,必华官人添起的。

    ”从不信。

    兰曰:“如不信,今日华官人去饮酒,我与娘子亲往一观,即见真假。

    ”从恐兰卖己,先令侍女先往园中观看。

    不知兰亦料从疑,预先与生商榷,将外阁门反闭,示以生由外门而出。

    侍妾回曰:“阁内寂无一人,华官人已开大门去矣。

    ”从因疑释,与兰同往。

    兰开书房门,诈惊讶曰:“娘子少坐,妾外房门失闭,一去即来。

    ”从以为实,正欲以笔涂去吊屏名字,生见兰去,潜出,牢拴其门,突入书房,将门紧阖。

    从乃失措,跌卧于地。

    生忙扶之,谓曰:“前荷玉步光临,有失迎迓,今敬谨候,得遇,此天意也。

    无用惶恐。

    ”从羞涩无地,以扇掩面,惟欲启户趋出。

    生再四阻之,从呼兰不应,骂曰:“贱妾误我,何以生为!”生复近前慰之,从即向壁而立,其娇容媚态种种动人。

    生亦效前番香兰故事强之,翻覆之际,如鹬蚌之相持。

    久之,从力不能支,被生松开纽扣,衣几脱。

    从厉声曰:“妾千金之躯,非若香兰之婢比也。

    君忘亲义,如强寇,欲一概以污之,妾力不能拒矣,妾出,即当以死继之。

    ”言罢僵卧于席,不复以手捍蔽。

    生惨然感触,少抑其兴,谓从曰:“娘子顾爱之心,见之吟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