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关灯
    突然旺盛不息。

    第一日尚书之妻携女求姻,事毕特来参见皇后,第二日杨提督忽来大张旗鼓做法事,为麾下死去将士超度魂灵,多情至此,陈绾月听闻后,早早地梳妆素描以显庄重,共践精魂。

     第三日,颇有名声的年轻人揣诗稿呈上,陈绾月亦无轻慢,拆开一一看过,尽是些感沐皇恩浩荡与帝后倾城的壮丽诗词歌赋。

     后面还有诸如此类许许多多不能尽言的明仓暗事。

     一个是求她过目,好为自己女儿以后入宫有个铺路捷径,一个是专借公事顺私事,掠帝后容色以饱眼目,一个是当面呈诗,横看是美人壮丽,侧看露出那人袖中藏角是政论。

     这么几日过去,样样皆是不可推却的合情合理事,陈绾月来寺庙本为清净,不料竟反不如在宫时清闲自在。

     陛下不曾封妃,杂务有掌宫太监分工协作,用不到她协理后宫忙如陀螺。

    说起皇家子嗣,皇帝本人却敢自不着急,若对他诉衷肠,说甚么责任上心,倒反来将她理论夫妻情浓不宜分,故子嗣也轮不到她发愁。

     也就遇到节下同乐、春蚕新出,国宴家宴等事宜会较为忙碌,在其位当要尽责,她试回想这两年以来,所能做到的皆已尽力而为,倒也无愧于心。

    百姓寄予厚望的皇帝陛下亦是如此。

     只在七个月前,韦延清御驾亲征,领兵势要去北方作战收复国土。

    朝中有死忠大臣把关恭候,时刻提防皇权削弱,陈绾月作为帝王的枕边人,又有众人口中“曾有太多风霜但仍能得帝王宠爱的真正红颜”之称,不可能不受仔细人防备。

     因此她虽没有什么父母兄弟,也从宫中来了寺庙长住,以避人耳目。

    但韦延清不在,她也做不到两耳不闻窗外事,必要替他看好江山才行,故她和那些臣子一样,从内中关注着朝堂动向,防有不测。

     转眼七个月过去,除了应酬多些,也没别事发生,一切如常慢慢流动。

     就在不久前,边关传来捷报,帝王亲征大获全胜,克日班师回朝,举国欢庆。

     大约在明日,文武百官将于新亭迎接帝王将士凯旋而归。

     陈绾月本意提前回宫,碧顷已经把要带回的替换衣物、妆粉首饰都收拾齐整,车驾也都备在山门外等候,李皎然突至并拦住了她规矩行礼,以一事相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