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关灯
    养一个孩子有多难呢?在第八星系,这是个挺矫情的问题这里没几家正规的培育机构,大部分孩子都是母体分娩,他们就像山猫野狗的崽儿一样,莫名其妙地被人生下来,跟着穷困潦倒的父母饥一口饱一口瞎混,运气好的,能平安无事地熬过青春期,就算是个人了;运气不好的,破布一卷收进垃圾里,从哪儿来回哪儿去。

     可要是问独眼鹰,那真是能问出一口血泪。

     陆必行“五岁”的时候,厌倦了那些大同小异的童话故事,于是在独眼鹰又拿画满了愚蠢小动物的儿童画册来讨好他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让军火贩子哑口无言的话。

    他说:“我不要看这个了,每个故事结局都是跟朋友一起幸福愉快地生活,都是假的,对不对?世界上根本没有朋友,我就从来没见过。

    ” “五岁”的陆必行是不可能有朋友的,他连自己的身体也没有,他生活在一个高度智能的营养舱里,复杂的传感器就是他的五官六感,透过这些传感器,他每天睁眼“看见”的都是同一间实验室,同一个人,就像一种飘在世界边缘的意识。

     五年里,独眼鹰几乎放弃了一切个人生活,营养舱里的小生命脆弱得像狂风巨浪下的沙堡,稍有疏忽就会彻底消失,所以他不敢让任何人接近实验室,每天匆匆处理好外面的事,就赶回来陪着营养舱里的小小意识,不厌其烦地和他交流,陆必行在营养舱里一睁“眼”都能“看见”他,睡着了,他才会偷偷离开会儿。

     后来,陆必行终于有了个小小的、脆弱的身体,但是很长一段时间内,这身体有和没有没什么区别,他依然只能靠营养舱活着,用传感器代替感官。

    儿童探索世界的好奇心是实验室关不住的,育儿书上也说,把他长时间地关在一个地方,对他的身心健康没好处,独眼鹰于是异想天开地教他如何用营养舱里的智能系统联网,通过侵入凯莱星上的监控镜头去观察外面的世界。

     没想到陆必行对此热情很高,他不能像普通孩子一样体会游戏的乐趣,想出去想得发疯,于是把醒着的时间全用在翻阅那些佶屈聱牙的书本上,“被迫”长成了一个神童。

    有一天,独眼鹰来看他的时候,见儿子用电脑屏幕给他展示了一幅小黄图,并好奇地问这是在做什么,他才发现自己的个人终端被这小子入侵了。

    独眼鹰先生大惊失色,他本人因为不学无术,个人终端里的休闲读物只有两种色情文学和恐怖故事。

    独眼鹰连夜修改了个人终端加密,以防万一,又把自己的成人读物都删干净了,换上了一堆心灵鸡汤读本。

     不管陆必行本人信不信书里写的东西,但这段早期的阅读经历,还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陆总长长大后的品位。

     过了八岁,陆必行终于完全摆脱了传感器,睁开了自己的眼睛,同时,他的“快乐童年”也结束了,他深深地明白了什么叫做“心为形役”当他的大脑不再对接传感器,而是切实地跟非原装的身体强行组合在一起时,不配套的大脑和身体就成了一对离不了婚的怨偶,谁也不听谁的,每天互相掣肘。

    连简单的个人终端操作,他都要花上一两个月才能磕磕绊绊地适应用一根手指来戳。

    生活对小小的陆必行来说,开始变得度日如年。

    一个八岁的孩子,要求他“身残志坚”,实在是有点强人所难,而病痛对人性格的影响往往超出人们预料,陆必行很快就从一个好奇心旺盛、聪明专注的孩子,变得毫无耐心,阴沉又暴躁。

    而他甚至没法经常用摔东西和大吵大闹来发泄情绪,他没这个力气。

     独眼鹰看在眼里,急得长了一嘴没完没了的口腔溃疡喷完药消下去,两三天又会阴魂不散地长回来。

    可是他没办法,“女娲的魔法”必须要经历这最后一步,痛苦也是,如果男孩不能适应,他就永远无法拥有自己的身体,永远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这个罪他必须受,没有人能代替他……哪怕把当年害死穆勒教授的联盟狗杀光也无济于事。

     陆必行开始变得沉默寡言,有一天,他花了两个小时,砸碎了屋里所有的镜子,从此不再和人说话,也不再对外面的世界感兴趣,再也没有登录过凯莱星的路网监控,只把自己关在空屋子里,用他不灵便的手写写画画。

    独眼鹰无意中翻阅,发现他近期的阅读记录全是关于机甲和武器的,甚至自己设计了一整本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虽然大部分属于异想天开,技术含量有待商榷,但是能让人从中看出他想把联盟八大星系下油锅炸一炸的意思。

     独眼鹰心惊胆战,生怕把陆信的儿子培养成一个反社会,只好再次开始花大量的时间陪伴他,希望这孩子能对他发发脾气,稍微纾解一点,反正老军火贩子皮糙肉厚,打不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