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关灯
小
中
大
“一个骨子里嗜杀的人,在20岁时尝试了第一次成功杀人,不可能蛰伏等待五年才再次显『露』杀机。
” 众人暗暗点头,并愈加肯定了“凶手其实是两个人”的猜想。
青岫就坐在万重与近朱中间的位置上,他此时轻声问近朱:“法医记录里有没有提到,1985年受害者李某的刀割伤在什么位置,达到了什么程度。
” 近朱听见这话,不由看了青岫一眼,眼神里略过一丝惊讶,这个问题似乎从来没有人关心过,大家只知道刀割伤不致命,凶手的目的是把“猎物”用绳子勒死,其他的不重要。
. 第17章四尺玉(16)七杀。
近朱盯着眼前的玻璃小茶杯,里面是半凉的乌龙茶,她似乎还在消化刚才青岫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只是,从她的表情看得出来,她很想知道这个人为什么现在会关心这个,受害者身上的刀割伤难道不是凶手为杀人所做的辅助手段吗。
近朱轻声回答青岫:“法医记录不让复印,我当时也只是记下了几个想要了解的关键点。
刀割伤是发生在死者背部的,大概有六七处,但都不致命,属于轻伤。
每一处的具体位置没有记住。
” “刀割伤和致命勒颈伤之间,时间的先后顺序是?”青岫问。
不知何时,大家都静下来在听两人的对话。
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个学生模样的三木所写出的“时间”,居然是针对这一点的。
这个问题仿佛是对前面所有问题的一个转折,因为前面无论是绳子还是真凶,人们想要印证说明的无疑是“凶手是两个人,1985年的案子是另一个人做的”。
现在的问题则完全集中到了1985年案子的细节上来,甚至包括受害者背部的刀割伤。
大风思考问题的时候,会习惯『性』眯起眼睛,这使得他眼角的鱼尾纹形成一道与年纪不符的深褶:“刀割伤和致命伤的先后顺序,这件事的确耐人寻味。
就向我之前说的,如果凶手先持刀伤害了李某,那么李某势必会防卫、挣扎、逃命,现场也一定会留下痕迹。
但现场记录非常明确地否认了这一点。
那么我们就按照三木所说的,这两件事的发生时间换一下,凶手在杀死李某之后又对其尸体进行了刀割行为。
” 讲到这里,大风眼角的皱褶更深了:“为什么?聂某,不,另一个凶手,他为什么这样做?” 万重看向青岫的眼神里有几分赞许,此时也摊了摊手:“就是,这个人为什么这么做?” “如果说,聂某杀人是为了体会杀戮的快感,”青岫的语速不疾不徐,“那么,另一个凶手是为什么杀人?” 这个问题的跳跃『性』比较强,显然大家都没有做好准备。
万重看了看青岫的纸条,上面很好看的写着“时间”两个字,即使是原子笔也无法冲淡这种好看。
“时间都是初七,”万重说,“以聂某来讲,初七有可能对其有特殊意义;也有可能,初七是针对之前初七案件的模仿犯罪,这样可以混淆警方,还可以对民众造成恐慌。
但另一个凶手呢,他为什么会选择初七?他应该不会在模仿谁,在寄寓市的这个案子上,他应该算是个‘始作俑者’。
但筛选下来,似乎只有1985年这一个案子是他做的,结合报道中提到过的早在81年、83年发生的初七日人口失踪案,那些案子是
” 众人暗暗点头,并愈加肯定了“凶手其实是两个人”的猜想。
青岫就坐在万重与近朱中间的位置上,他此时轻声问近朱:“法医记录里有没有提到,1985年受害者李某的刀割伤在什么位置,达到了什么程度。
” 近朱听见这话,不由看了青岫一眼,眼神里略过一丝惊讶,这个问题似乎从来没有人关心过,大家只知道刀割伤不致命,凶手的目的是把“猎物”用绳子勒死,其他的不重要。
. 第17章四尺玉(16)七杀。
近朱盯着眼前的玻璃小茶杯,里面是半凉的乌龙茶,她似乎还在消化刚才青岫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只是,从她的表情看得出来,她很想知道这个人为什么现在会关心这个,受害者身上的刀割伤难道不是凶手为杀人所做的辅助手段吗。
近朱轻声回答青岫:“法医记录不让复印,我当时也只是记下了几个想要了解的关键点。
刀割伤是发生在死者背部的,大概有六七处,但都不致命,属于轻伤。
每一处的具体位置没有记住。
” “刀割伤和致命勒颈伤之间,时间的先后顺序是?”青岫问。
不知何时,大家都静下来在听两人的对话。
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个学生模样的三木所写出的“时间”,居然是针对这一点的。
这个问题仿佛是对前面所有问题的一个转折,因为前面无论是绳子还是真凶,人们想要印证说明的无疑是“凶手是两个人,1985年的案子是另一个人做的”。
现在的问题则完全集中到了1985年案子的细节上来,甚至包括受害者背部的刀割伤。
大风思考问题的时候,会习惯『性』眯起眼睛,这使得他眼角的鱼尾纹形成一道与年纪不符的深褶:“刀割伤和致命伤的先后顺序,这件事的确耐人寻味。
就向我之前说的,如果凶手先持刀伤害了李某,那么李某势必会防卫、挣扎、逃命,现场也一定会留下痕迹。
但现场记录非常明确地否认了这一点。
那么我们就按照三木所说的,这两件事的发生时间换一下,凶手在杀死李某之后又对其尸体进行了刀割行为。
” 讲到这里,大风眼角的皱褶更深了:“为什么?聂某,不,另一个凶手,他为什么这样做?” 万重看向青岫的眼神里有几分赞许,此时也摊了摊手:“就是,这个人为什么这么做?” “如果说,聂某杀人是为了体会杀戮的快感,”青岫的语速不疾不徐,“那么,另一个凶手是为什么杀人?” 这个问题的跳跃『性』比较强,显然大家都没有做好准备。
万重看了看青岫的纸条,上面很好看的写着“时间”两个字,即使是原子笔也无法冲淡这种好看。
“时间都是初七,”万重说,“以聂某来讲,初七有可能对其有特殊意义;也有可能,初七是针对之前初七案件的模仿犯罪,这样可以混淆警方,还可以对民众造成恐慌。
但另一个凶手呢,他为什么会选择初七?他应该不会在模仿谁,在寄寓市的这个案子上,他应该算是个‘始作俑者’。
但筛选下来,似乎只有1985年这一个案子是他做的,结合报道中提到过的早在81年、83年发生的初七日人口失踪案,那些案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