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山雨欲来
关灯
小
中
大
正月十六,紫宸殿内
还没到上朝的时间,站在下方的朝臣们三三两两的小声讨论着昨日的元宵灯会。
“哎呀,李大人,听闻昨日您又作了两首新词,一会下朝了可得让下官好好的欣赏欣赏。
” “哈哈,张大人太客气了,下了朝一同去铁薛楼坐坐啊,我请客。
” 说道,两人对视一眼,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李大人,听闻您儿媳正月生下一对龙凤胎,恭喜恭喜,龙凤呈祥,大吉之兆啊。
” “咳咳,同喜,同喜。
” …… 正当殿内众臣讨论的热火朝天之时,头戴通天冠、上身着云龙纹深红色纱袍、白纱中单、配方心曲领、下身穿深红色纱裙、扎金玉带、蔽膝、佩绶、脚穿白袜黑鞋的赵祯在礼官的声音中缓缓走进了大殿。
“圣上临朝,肃静。
” 随着礼官的一声大喝,整个殿内恢复了安静,众臣也全都回到了自己位置,笔直的站好了。
赵祯见状,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几步来到御案,一手执白玉圭稳稳的坐到了龙椅之上。
堂下众臣在两班宰执的带领下,向赵祯行拱跪拜礼,“臣等恭请圣安。
” “圣恭安,众卿免礼。
” 赵祯伸出另一只手,向前作托起状。
百官缓缓起身,对赵祯再次拱手行礼。
“谢官家。
” 事毕同知枢密院事韩亿突然起身站了出来,“启禀官家,臣有本奏。
” “爱卿请讲。
” 龙椅之上的赵祯摩挲着玉圭,平静的说道。
韩亿朝赵祯拱了拱手,语气严肃,“谢官家,枢密院近日收到多封来自周边探子的密报。
密报上称,以北方辽国为首,诸国频繁调动兵马,并以春猎为由集结于宋辽边界,望官家早做决断呐。
“朕知道了。
爱卿还有别的事要启奏吗?” 赵祯脸色依旧没什么变化,只是摩挲玉圭的频率变快了。
“官家,还有一件。
只是……” 说到第二件密报,韩亿突然变得吞吞吐吐起来。
“只是什么,你倒是快说呀,急死个人咧。
” 这次没等赵祯出声,站在首班急脾气的陈尧佐倒是憋不住了。
“据潜伏在辽国的线人来报,那逆贼李元昊好像和辽国达成了协议。
辽国负责出兵帮他平定部族内部叛乱,助他完成称帝立国前的准备。
而李贼则是在平乱之后,和辽国遥相呼应,找准时机咬大宋一口……” 韩亿站在原地,声音越来越低。
上首赵祯的脸色也越来越黑。
“既然王相也听到了,那陈爱卿就说说吧。
韩卿你且先退下吧。
韩亿闻言,复行一礼,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而与此同时,刚刚出言询问的陈尧佐也站了出来。
“是,官家。
官家问老臣办法,老臣无非八个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若是那辽国和李贼真敢来攻打大宋,就打他们个满脸桃花开。
” “陈老爱卿威武,请回班吧。
” 赵祯赞许的看着陈尧佐说了句,心里想的却是,莽夫,整日就知道打打杀杀,朕好不容易才攒下这点家底儿。
这一打仗又要花多少银子 听完了暴脾气陈尧佐的意见,赵祯只是夸了一句,没有立即拍板,而是把目光又投向了老神在在的王随。
“王卿,这件事你怎么看?” 王随依旧一副不急不急的稳重性子,“官家,虽然我大宋去年的税收比前年要高出了不少,但去年腊月,河东的忻、代等地地龙翻身,房舍田地毁坏无数,不论人畜官民皆是损失惨重啊。
” “咳咳,所以王卿的意见是?” 赵祯咳了两声,打断了王随的长篇大论。
王随顿了顿,说出了他的建议,“臣的意见就是以和为贵,暂息刀兵。
” 赵祯微微点头,温和的说道,“王爱卿言之有理,还是要以和为贵的好,朕不能让朕的子民无端遭受战乱之苦,爱卿也请回班吧。
” 向来仁爱为本的赵祯显然更喜欢王随的建议。
他手中摩挲玉圭的动作不停, 把目光投向了参知政事盛度, “盛爱卿,这件事就全权交给你了。
一定要以和为贵,边境数万百姓的安危就靠你了。
” “臣领命。
” 同样一身紫袍,荀司律给人的感觉是庄重严肃,而盛度给人的感觉就胸有韬略,沉稳可靠。
他先是出班行礼,然后才是手执笏板躬身领命,领了命后,又神色从容的退回了自己位置。
“解决了诸国边境屯兵的事,哪位爱卿还有本启奏啊?” 自认为完美处理了一件大事的赵祯自信满满,微微勾起了嘴角。
“臣也有本奏。
” 这次出班启奏的
“哎呀,李大人,听闻昨日您又作了两首新词,一会下朝了可得让下官好好的欣赏欣赏。
” “哈哈,张大人太客气了,下了朝一同去铁薛楼坐坐啊,我请客。
” 说道,两人对视一眼,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李大人,听闻您儿媳正月生下一对龙凤胎,恭喜恭喜,龙凤呈祥,大吉之兆啊。
” “咳咳,同喜,同喜。
” …… 正当殿内众臣讨论的热火朝天之时,头戴通天冠、上身着云龙纹深红色纱袍、白纱中单、配方心曲领、下身穿深红色纱裙、扎金玉带、蔽膝、佩绶、脚穿白袜黑鞋的赵祯在礼官的声音中缓缓走进了大殿。
“圣上临朝,肃静。
” 随着礼官的一声大喝,整个殿内恢复了安静,众臣也全都回到了自己位置,笔直的站好了。
赵祯见状,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几步来到御案,一手执白玉圭稳稳的坐到了龙椅之上。
堂下众臣在两班宰执的带领下,向赵祯行拱跪拜礼,“臣等恭请圣安。
” “圣恭安,众卿免礼。
” 赵祯伸出另一只手,向前作托起状。
百官缓缓起身,对赵祯再次拱手行礼。
“谢官家。
” 事毕同知枢密院事韩亿突然起身站了出来,“启禀官家,臣有本奏。
” “爱卿请讲。
” 龙椅之上的赵祯摩挲着玉圭,平静的说道。
韩亿朝赵祯拱了拱手,语气严肃,“谢官家,枢密院近日收到多封来自周边探子的密报。
密报上称,以北方辽国为首,诸国频繁调动兵马,并以春猎为由集结于宋辽边界,望官家早做决断呐。
“朕知道了。
爱卿还有别的事要启奏吗?” 赵祯脸色依旧没什么变化,只是摩挲玉圭的频率变快了。
“官家,还有一件。
只是……” 说到第二件密报,韩亿突然变得吞吞吐吐起来。
“只是什么,你倒是快说呀,急死个人咧。
” 这次没等赵祯出声,站在首班急脾气的陈尧佐倒是憋不住了。
“据潜伏在辽国的线人来报,那逆贼李元昊好像和辽国达成了协议。
辽国负责出兵帮他平定部族内部叛乱,助他完成称帝立国前的准备。
而李贼则是在平乱之后,和辽国遥相呼应,找准时机咬大宋一口……” 韩亿站在原地,声音越来越低。
上首赵祯的脸色也越来越黑。
“既然王相也听到了,那陈爱卿就说说吧。
韩卿你且先退下吧。
韩亿闻言,复行一礼,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而与此同时,刚刚出言询问的陈尧佐也站了出来。
“是,官家。
官家问老臣办法,老臣无非八个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若是那辽国和李贼真敢来攻打大宋,就打他们个满脸桃花开。
” “陈老爱卿威武,请回班吧。
” 赵祯赞许的看着陈尧佐说了句,心里想的却是,莽夫,整日就知道打打杀杀,朕好不容易才攒下这点家底儿。
这一打仗又要花多少银子 听完了暴脾气陈尧佐的意见,赵祯只是夸了一句,没有立即拍板,而是把目光又投向了老神在在的王随。
“王卿,这件事你怎么看?” 王随依旧一副不急不急的稳重性子,“官家,虽然我大宋去年的税收比前年要高出了不少,但去年腊月,河东的忻、代等地地龙翻身,房舍田地毁坏无数,不论人畜官民皆是损失惨重啊。
” “咳咳,所以王卿的意见是?” 赵祯咳了两声,打断了王随的长篇大论。
王随顿了顿,说出了他的建议,“臣的意见就是以和为贵,暂息刀兵。
” 赵祯微微点头,温和的说道,“王爱卿言之有理,还是要以和为贵的好,朕不能让朕的子民无端遭受战乱之苦,爱卿也请回班吧。
” 向来仁爱为本的赵祯显然更喜欢王随的建议。
他手中摩挲玉圭的动作不停, 把目光投向了参知政事盛度, “盛爱卿,这件事就全权交给你了。
一定要以和为贵,边境数万百姓的安危就靠你了。
” “臣领命。
” 同样一身紫袍,荀司律给人的感觉是庄重严肃,而盛度给人的感觉就胸有韬略,沉稳可靠。
他先是出班行礼,然后才是手执笏板躬身领命,领了命后,又神色从容的退回了自己位置。
“解决了诸国边境屯兵的事,哪位爱卿还有本启奏啊?” 自认为完美处理了一件大事的赵祯自信满满,微微勾起了嘴角。
“臣也有本奏。
” 这次出班启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