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关灯
    那个妈妈”,从来不说“我女儿”。

    从某种意义上说,外婆对母亲很失望。

    外婆嫌母亲没有“堂堂正正”,所以在十三岁的唐仲樱面前反复渲染,要求她必须行为端正。

     变故突如其来,父母的离世彻底把唐仲樱和唐季杉困在了这座小城。

    天气已经变冷,她和唐季杉并没有带回冬天的衣服,只好由一名远房阿姨带着在县城的小商场买了几套。

    穿上以后照镜子,太丑了,还土,她不忍心再看自己第二眼。

     唐仲樱打开糖罐子,里面的太妃糖只剩下一半。

    她拿出一颗给唐季杉,一颗自己拿着。

    唐季杉拿到太妃糖,立马剥开糖纸放进嘴里,等走到门口,他已经意犹未尽地吃完了。

    当时满满当当地带回两大罐,八个月后只剩小半罐。

    每次从糖罐子里拿糖,唐仲樱的心就会落空一块。

    她想,自己大概是回不了温哥华了。

    唐季杉才八岁,还不懂得延迟满足,但唐仲樱已经懂了。

    她把那颗糖小心翼翼地放进书包外侧的小口袋里,准备午休的时间拿出来吃一颗。

     她想起第一次带着弟弟来这个小镇的学校报道。

    她上六年级,弟弟上一年级。

    在这里上学,意味着将在这里长住。

    学校是老校区翻修的,听外婆说,母亲小时候上的也是这个学校。

    唐仲樱有一种恍惚的感觉,她觉得自己的人生与母亲的人生在这里重叠了。

    这个学校与她在里士满上的学校完全是天壤之别,一到雨季,整个操场都被浸泡在雨水之中,所有的户外课全部改成在教室里自习。

    唐仲樱想,母亲是否也是因为害怕这样的贫穷,所以选择了不光彩但富足的人生。

     “你们的名字有什么特殊意义吗?你叫仲樱,他叫季杉。

    ”负责办理入学手续的年轻女老师饶有兴趣地问。

     唐季杉回国八个月,中文还是稀碎。

    原因是他平时只和唐仲樱说话,并不理会其他人。

    听到女老师的问题,他望向了自己的姐姐。

    唐仲樱接过课本,先把弟弟的那部分装进他的书包,再整理自己的那部分。

     “没什么特殊的意义,就是按照伯仲叔季排下来的。

    ” 女老师又问:“那你们是老二和老四吗?老大和老三呢?伯和叔呢?” 唐仲樱没有说话。

    她不知道如何向外人解释这过去的八个月,也不知道如何用一两句话概括自己十三岁的人生。

     “姐姐,吃完了。

    ”唐季杉指指自己的嘴巴,表示那颗太妃糖已经吃完了。

     他委屈巴巴地看着唐仲樱。

    唐仲樱把自己放进书包里的那颗太妃糖又拿出来,放到唐季杉的手里。

     “今天只有这一块了,你要省着吃。

    ” “罐子里还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