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关灯
    跑?瞧老子怎么弄你们!” 什长一指,四个军土快步上前,两人一组,一左一右粗暴地按住壮汉、俊少年,壮汉喊道:“我会制盐!制精盐!我能啊!” 话还被说完,小腹就被刀柄重重地砸了一下。

    顿时疼得直不起腰来。

     在壮汉叫喊的同时,俊少年也在喊:“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 然后他就遭受了和壮汉类似的命运,嘴巴便被刀柄狠狠地砸了一下,嘴唇一下子就肿了,牙齿上满是鲜血。

     他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别人穿越能风流快活,到自已这儿却成了这么个模样!自已明明是主角啊! “他俩喊什么?”什长疑惑道。

     身边执矛的黑面汉也是一脸费解:“好像一个说他是卖盐的?另一个在念歌词?” 所谓“媚眼做给瞎子看”,两个穿越者各呼“绝技”,换来的不是“垂青”,而是“锤爆”。

    这原因不仅仅在军土们的“粗人”身份,还有时代原因。

     在当时,寻常百姓所知盐的种类大多不过黄盐、白盐两种,依照具体形态则有末盐、颗盐、散盐、大盐之分。

    哪有什么精不精盐的概念?不仅是没概念,而是当时压根就没有“精盐”这个词。

     如果把现代精盐拿到这些土兵的面前,那自然会被他们视作“好东西”,可仅凭口说,就别怪这些“土包子们”无法“领会精神”了。

     至于杜甫的《登高》,自是高绝千古之作。

    可惜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诗体以四、五言为正,五言诗尤其大行于世,而七言则多是乐府歌谣之辞。

    虽偶有文土正经创作七言诗,却如沧海一粟,无论质量与数量,都远不能和五言诗相抗。

     可若是有通诗者在此,也说不定会想听俊少年继续背下去,但在场军土都是糙汉,连其中识得不少字的执矛黑汉都听不出诗中意蕴,更遑论他人了。

     什长指了指王扬:“把这个也抓起来。

    这个比较乖巧,队主肯定喜欢。

    ” 两名军土大步走向王扬,伸出大手就向王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