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关灯
    然想起自己还处于生化警告范畴,又把腿收了回去。

     陈飞眉头一拧:“偷电当场就被电死了,还能自己走回民房里?” “那民房可能根本就不是第一案发现场。

    ”罗家楠继续说,“反正肯定不是自己想不开摸电门或者意外,现场一根多余的电线都没有,手机充电器就好好的插在插座上。

    ” 打开尸检报告迅速翻了一遍,陈飞凝思片刻,说:“先按凶杀方向调查,小罗,联系派出所、分局,安排人手到案发现场周边排查,祈老师,等DNA结果出来核对下失踪人口数据库,看能不能确定死者身份。

    ” “嗯,高仁在做了。

    ”祈铭的视线落到陈飞办公桌的现场照片上,入眼便是床底下那行被尸水泡了的英文,不由得紧紧咬住嘴唇内侧。

     【Ifyoukillhim,Hewillwin】如果你杀了他,他便是赢家。

     这句毫无逻辑的话,无数次出现在他的噩梦之中。

     牙刷提取物与死者DNA不匹配,说明死者不是那个民房的住户。

    失踪人口数据库里也查不到,如此看来,不管死者身份为何,没人关心他的死活是真。

     拉网式排查了近半个月,电厂和已搬迁的住户都问遍了,毫无结果。

    不是第一案发现场这事儿罗家楠倒是没说错,根据黄智伟那边出具的鉴证报告,死者所穿的鞋,鞋底成分分析和现场周围的土壤有很大区别,该是死后被人丢弃在陋室之内,而非自己走进去的。

     死者身份确定不了,案子毫无进展。

    那地方是新开发区,各部门监控都没架上,整就一盲区。

    这让罗家楠不由得想起初见祈铭时查的那起案子,无头男尸,身份不明,若非祈铭发现死者有颈椎管狭窄的毛病,查医疗记录查到死者身份,八成就得发去六楼的悬案组了。

     可这具尸体没毛病,至少骨头上看不出问题,其他都烂没了。

    毒理药理分析还是用搅拌机把蛆打碎,提取组织液做的。

    除了检出点尼/古丁残余,也没问题。

     祈铭检查死者骨骼时发现其右手指骨比左手明显粗大,考虑死者曾从事多年的重体力劳动,比如长期使用锤子、铲子、斧头一类的工具。

    也有可能是运动员,投铅球铁饼标枪等惯用单手的项目。

    不过看岁数怎么也得混到教练级别了,要是失踪半年早该有人报警了。

     当然没人会因为查不出死者身份就埋怨祈铭他们,要是靠法医刑技就能破案,还要刑警干嘛?技术人员的工作成果,除了给出最初的调查方向,更重要的作用是在法庭上给罪犯定罪。

    至于侦破线索,大多还是得靠刑警们经过大量摸排、抽丝剥茧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