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关灯
    ,不似年轻人,很该玩乐一下。

     沈韶光笑着又添上一笔,写到客人名字时问,“请问老丈,令主翁怎么称呼?” “便是本坊林少尹府。

    ” 沈韶光抬眉,笑一下,低头记上,“好。

    ” 周管家不知道阿郎为什么点名要这家店的糕饼,想来是味道好,这家的玉尖面就颇得太夫人喜欢――哪怕那回吃坏了肚子。

     回到府里,周管家去书房禀告主人。

     林晏点点头,道声辛苦,便不再说什么。

     周管家退出去,站在林晏身后的侍从刘常却犯了思量。

     刘常是日常跟着主人出门的。

    他总觉得自家阿郎对这位沈记的小娘子不一般,别的不说,就说先头儿让自己去坊门买煎饼吧,阿郎买了,又不吃…… 再说前两日,阿郎经过沈记食店,让去买兰花豆和狮子头,阿郎鲜少外食,是怎么知道这家店卖什么的? 恰自己看到小娘子“智破无赖儿”,出去禀与阿郎,阿郎立刻让去找坊丁,车也不走,竟就在路旁等着。

    这点小事,何至于此? 审了那两个无赖儿,知道跟云来酒肆有些关系,而云来酒肆是赵王的买卖,阿郎便让周管家大张旗鼓地去订中秋糕饼…… 刘常觉得,这里面有事!有事啊! 第24章抽了个好签 裴斐又来林家混饭。

     裴斐与林晏本是同乡,家世也差不多――都有个好姓氏,又都没落了,区别在于林氏是整个儿都垮了,裴斐家则是裴氏大树上的小枯枝。

    两人在河东时一同求学,一起结社,一起投行卷,蒲州太守崔洵见二人都年少有为,风姿秀雅,曾称其“连璧”。

     然而两人的官运却差太多。

    裴斐先守祖孝、又守父孝,一蹉跎就是好几年,终于参加礼部试及第,却又卡在了吏部试上,三载不得授官。

    今年春,终于通过制科,授了九品校书郎职,而此时林晏已经穿上绯袍,做到京兆少尹了。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啊!好在裴斐是真的心大,不然真没法跟这昔日旧友一起混。

     因是昔日旧友,又是晚辈,裴斐与林晏一同陪江太夫人过中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