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关灯
    花色便是东西市上专门卖糕饼的糕作坊也没有。

     只是不知怎么卖起了肉食? 此时的食铺和酒肆往往是分着的,食铺专卖胡饼、蒸饼、米糕、?A??各种米面食品,甚至不少食铺只卖朝食,酒肆则大多午时才开始营业,卖酒卖菜,也卖酒后的饭,却不以面点为主。

     对食铺子卖肉食的越界行为,特别是客人们还拿来酒肆里“打脸”,云来掌柜颇有些不悦,但对着客人是不能发火的,对着沈记一个小娘子……罢了,让人去买些来尝尝。

     果真!云来掌柜也得承认,确实好。

    从来也没见有人把豕肉做得这般好的,丰腴软嫩不腻口,样子也漂亮,完全可以上得大席面。

     云来掌柜让酒肆的庖厨仿制,然而有些诀窍,若没人告诉,靠自己还真摸索不出来。

    庖厨做出来的,总少那么点劲儿。

     沈韶光还不知道自己犯了行业忌讳,点了别人眼,正指导阿圆切狮子头用的肉馅儿。

     做狮子头的肉颇有讲究,五五分的肥瘦肉,亦或四六、六四,汪曾祺先生说可以肥七瘦三,而梁实秋老先生则认为“七分瘦三分肥”最合适,沈韶光是中庸派,认为大吃货袁枚说的“肥瘦各半”更好。

     切更讲究,先剔除筋络,然后挨着刀切碎丁,略斩剁――此即最关键的“多切少斩”。

    切得块儿太大,或者剁成肉泥都不行。

     阿圆的肉切得不错,劲儿大,颇有耐心,关键――她有兴趣啊。

    假以时日,或许也能成为一个好厨子。

     切完肉,剩下的工序还得沈韶光自己来。

    手上沾芡粉,把肉抟成大圆子――肉里不能加芡粉,不然口感黏糊,然后下锅炸制成型,再隔水蒸上一个时辰。

     这样做出来的狮子头,其嫩如豆腐。

     天渐渐凉了,又因为自家食店地方小,没地方让食客们堂食,所以沈韶光卖的多是这样费火候、热气腾腾的蒸炖菜――当然也因为这些是后世名菜,经过百年验证,更容易打响名头。

     有了玛瑙肉、狮子头,沈韶光琢磨着要不要再上坛子鸡,又惦记着天再凉一点,就可以腌火腿了。

    回头借火腿的味道炖豆腐炖白菜、蒸鸭子蒸鱼,或者干脆蜜汁火腿、老酒火腿……啧!啧! 这样软烂丰腴的蒸炖菜,不只适合天气,更适合老年人的胃口――比如住在延康坊的礼部尚书李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