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关灯
小
中
大
主子这样难伺候,当初攒了七八年的银子便是拿去在树下埋着不花都比如今好。
如今可倒好,这二皇子身边的总管太监他还没当几年,只怕过不了多久,那树下埋着的就不是银子,而是他福宝儿了。
福宝儿是肠子都悔青了。
按理说,二皇子一个已经大位无望的皇子,圣人也对他没什么大要求。
将来岁数大了,封个王,出宫去自个儿过日子。
他退出了储位之争,将来上位的是皇长子也好,三皇子也好,都不会对他多么苛责。
将来就如如今的楚王爷一样,吃喝玩乐地做个吉祥物不好吗?非得如今就要把三皇子得罪死了?但凡瑜昭仪还活着吧,那还好,瑜昭仪做了多年的九嫔,人手也有,手段也有。
说不定真能把事儿做成。
可如今事儿就难在瑜昭仪死了一了百了,什么也没给二皇子留下。
二皇子如今的养母明昭仪,曾经也是对二皇子有真心的,可二皇子却不接受。
如今明昭仪对二皇子也只有面子情,想也知道,明昭仪的人是不会给二皇子的。
他们没有人手,也没有手段,而且还是去谋害如今后宫实际意义上的掌权者,贵妃娘娘的亲儿子和亲妹妹。
福宝儿觉得,这真跟要他直接去死没什么区别了。
这事儿去办,定然要被发现,发现了,二皇子肯定没什么大事,可他福宝儿必须得死。
要是不去办,二皇子虽如今看着窝窝囊囊的,可要收拾他一个太监,那真是太容易了。
但福宝儿不想死,他才多大啊如今才二十呢,他还没活够本儿,怎么能死了呢?所以他决定,走第三条路去向贵妃告发二皇子。
贵妃听了福宝儿的话,只觉得自己好像听错了:“你说什么?二皇子叫你去买麝香,做香囊,然后买通瑞儿的下人,叫瑞儿带着去定北王府?” 福宝儿叩头道:“是,娘娘,奴才不敢有半点儿谎话。
这银子就是二皇子拿给奴才买麝香的,当时奴才苦劝,但二皇子仍然不曾改变主意,奴才实在不忍心见二皇子走了歪路,将来做出后悔终生的事情,也不忍心真个下了手,若三皇子与王妃娘娘当真出了事儿,只怕奴才寝食难安。
娘娘如今代掌凤印,行使皇后娘娘职权,宫里的妃嫔也好,皇子公主也好,但凡有事,都归娘娘您管。
奴才不敢不来禀报此事。
” 贵妃见着有证据,这福宝儿还有证人。
二皇子当时那话,并未屏退下人说他似乎真觉得下人是不会背叛他的,也似乎并不懂得,宫里的围墙都是会说话的这句话的含义。
他这近乎疯狂的主意叫下头人也心惊做这样危险的事情,二皇子自己是不会出什么大事的,圣人最多就把这个儿子关起来,打一顿,还能怎么样?可他们这些下人,那是肯定活不成了的。
当做主子的不顾惜底下人的性命的时候,就不要想着底下人能对他多么忠心。
若只是福宝儿一个人来说,或许贵妃还真不信二皇子能这样蠢。
宫里害人的手段贵妃见得多了,哪个妃子害人不是提前做了周密的计划,做好各种铺垫,还担心了又担心会牵扯到自己头上来,但这样粗糙的计划,这样草率的做法,这样大胆的行事,贵妃还真是第一次遇见。
她少有见到这样又蠢又坏的人了。
这事儿事关皇子,便是自己是贵妃,她也不能轻易做主。
她只好请了圣人来,叫福宝儿以及这些下人,把话都又说了一遍,而后才说道:“圣人,臣妾甫一听那福宝儿说,第一个就是不信的。
二皇子,臣妾也是见过几回,虽也没怎么接触过,但这样的主意,臣妾也确是听都没听说过,只怕是冤枉了二皇子。
可后来福宝儿既有证据,又有证人,实在容不得臣妾不信。
” 圣人气极反笑好的很呐!他自觉自己便不是个圣君,可也算是个不错的守成之君,至少在头脑方面,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瑜昭仪虽然蠢,可看她当初能布下那样大一个局,若不是锦衣卫出动,还查不着她,便也知道,不算是个傻的。
贵妃是说的委婉了“听都没听说过”,那是没听说过吗?贵妃是真没想到,二皇子能想出这么蠢的主意。
二皇子手里要人没有人,他还敢轻易动这个手,还是用这么愚蠢的方式。
那宫里那些妃子害人,便是要抹药,也得拐上十几个弯,过了这个的手又过了那个的手,然后抹在旁人不容易发现的地方才敢送去。
他倒好,直接做香囊叫三皇子带身上?这真是脑子被狗吃了才能想出来的绝妙的馊主意!
如今可倒好,这二皇子身边的总管太监他还没当几年,只怕过不了多久,那树下埋着的就不是银子,而是他福宝儿了。
福宝儿是肠子都悔青了。
按理说,二皇子一个已经大位无望的皇子,圣人也对他没什么大要求。
将来岁数大了,封个王,出宫去自个儿过日子。
他退出了储位之争,将来上位的是皇长子也好,三皇子也好,都不会对他多么苛责。
将来就如如今的楚王爷一样,吃喝玩乐地做个吉祥物不好吗?非得如今就要把三皇子得罪死了?但凡瑜昭仪还活着吧,那还好,瑜昭仪做了多年的九嫔,人手也有,手段也有。
说不定真能把事儿做成。
可如今事儿就难在瑜昭仪死了一了百了,什么也没给二皇子留下。
二皇子如今的养母明昭仪,曾经也是对二皇子有真心的,可二皇子却不接受。
如今明昭仪对二皇子也只有面子情,想也知道,明昭仪的人是不会给二皇子的。
他们没有人手,也没有手段,而且还是去谋害如今后宫实际意义上的掌权者,贵妃娘娘的亲儿子和亲妹妹。
福宝儿觉得,这真跟要他直接去死没什么区别了。
这事儿去办,定然要被发现,发现了,二皇子肯定没什么大事,可他福宝儿必须得死。
要是不去办,二皇子虽如今看着窝窝囊囊的,可要收拾他一个太监,那真是太容易了。
但福宝儿不想死,他才多大啊如今才二十呢,他还没活够本儿,怎么能死了呢?所以他决定,走第三条路去向贵妃告发二皇子。
贵妃听了福宝儿的话,只觉得自己好像听错了:“你说什么?二皇子叫你去买麝香,做香囊,然后买通瑞儿的下人,叫瑞儿带着去定北王府?” 福宝儿叩头道:“是,娘娘,奴才不敢有半点儿谎话。
这银子就是二皇子拿给奴才买麝香的,当时奴才苦劝,但二皇子仍然不曾改变主意,奴才实在不忍心见二皇子走了歪路,将来做出后悔终生的事情,也不忍心真个下了手,若三皇子与王妃娘娘当真出了事儿,只怕奴才寝食难安。
娘娘如今代掌凤印,行使皇后娘娘职权,宫里的妃嫔也好,皇子公主也好,但凡有事,都归娘娘您管。
奴才不敢不来禀报此事。
” 贵妃见着有证据,这福宝儿还有证人。
二皇子当时那话,并未屏退下人说他似乎真觉得下人是不会背叛他的,也似乎并不懂得,宫里的围墙都是会说话的这句话的含义。
他这近乎疯狂的主意叫下头人也心惊做这样危险的事情,二皇子自己是不会出什么大事的,圣人最多就把这个儿子关起来,打一顿,还能怎么样?可他们这些下人,那是肯定活不成了的。
当做主子的不顾惜底下人的性命的时候,就不要想着底下人能对他多么忠心。
若只是福宝儿一个人来说,或许贵妃还真不信二皇子能这样蠢。
宫里害人的手段贵妃见得多了,哪个妃子害人不是提前做了周密的计划,做好各种铺垫,还担心了又担心会牵扯到自己头上来,但这样粗糙的计划,这样草率的做法,这样大胆的行事,贵妃还真是第一次遇见。
她少有见到这样又蠢又坏的人了。
这事儿事关皇子,便是自己是贵妃,她也不能轻易做主。
她只好请了圣人来,叫福宝儿以及这些下人,把话都又说了一遍,而后才说道:“圣人,臣妾甫一听那福宝儿说,第一个就是不信的。
二皇子,臣妾也是见过几回,虽也没怎么接触过,但这样的主意,臣妾也确是听都没听说过,只怕是冤枉了二皇子。
可后来福宝儿既有证据,又有证人,实在容不得臣妾不信。
” 圣人气极反笑好的很呐!他自觉自己便不是个圣君,可也算是个不错的守成之君,至少在头脑方面,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瑜昭仪虽然蠢,可看她当初能布下那样大一个局,若不是锦衣卫出动,还查不着她,便也知道,不算是个傻的。
贵妃是说的委婉了“听都没听说过”,那是没听说过吗?贵妃是真没想到,二皇子能想出这么蠢的主意。
二皇子手里要人没有人,他还敢轻易动这个手,还是用这么愚蠢的方式。
那宫里那些妃子害人,便是要抹药,也得拐上十几个弯,过了这个的手又过了那个的手,然后抹在旁人不容易发现的地方才敢送去。
他倒好,直接做香囊叫三皇子带身上?这真是脑子被狗吃了才能想出来的绝妙的馊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