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关灯
    个心眼儿,别卷到不该卷进去的事情里头。

    ” 琬月听罢,倒也点头:“祖母和娘考虑得周到。

    ” 老太太又说:“这渊哥儿的婚事,也该寻摸起来了,最好寻个清贵文官家的姑娘,咱们家就是根基太少了,若能得个得力的岳家,那就好些。

    你娘家妈长在京里,怕是晓得的姑娘多,你明儿就回去一趟,请亲家母多费费心,牵牵线才好呢。

    ” 苏氏笑道:“老太太,您同媳妇想到一处去了。

    不过,媳妇还有个想法,渊哥儿是咱们二房长子,他的媳妇也要有能为,心里有成算,同渊哥儿一起担得起我们二房的门楣才是。

    这事儿急不来,媳妇就先慢慢寻摸着。

    渊哥儿是少年探花,不少有姑娘的人家都喜欢着呢。

    ” 老太太倒也点头:“你是他娘,这事儿你说了就算数。

    ” 第二日,苏氏果然回了娘家,把事儿同苏老太太一说。

     苏老太太说:“渊哥儿是好,年少有为,十三岁就做了探花,可是,他是个庶子,亲娘还在呢,有些人家可舍不得女儿嫁进来就顶着生母嫡母两重婆婆。

    你又要给渊哥儿寻个得力的岳家,依我看,要么就是高门庶女,要么就是十足的清贵。

    高门大户自然舍不得给出嫡女,但庶女也是女儿,也能借的上力。

    只是高门大户的女儿多,只怕借的上的也有限。

    清贵人家呢,文官里头人脉多,只是清贵清贵,清字当头,只怕孙媳妇嫁妆上要欠缺些。

    ” 苏氏想了想,道:“这样说来,娘心中是有人选了?” 苏老太太说:“适龄的,又按你说的,人大方可亲的倒有几个。

    一个就是安平侯府的七姑娘,是他们家王姨娘所生,比咱们家哥儿小一岁,人呢生的乖巧,圆脸圆眼睛,看着喜气团团的,安平侯算是历经三朝的老侯爵府了,底蕴不能说不丰厚。

    可人家嫡女就有三个,庶女更是有九个,七姑娘怕是得到的娘家支持也有限。

    第二个呢就是汪阁老家的孙女,汪家九姑娘。

    汪阁老三个儿子,这个姑娘是唯一没出嫁的了,比咱们渊哥儿大一岁,不过,汪阁老家后继无力,汪阁老一退下来,可就没什么撑得起门楣的来了。

    这个也是个庶女,汪阁老是想孙女儿嫁个王公贵族,给子孙靠个力,只是姑娘亲爹是个疼姑娘的,只要对姑娘好,并不非要高攀去。

    最后一个呢,就是江翰林家的姑娘,这个姑娘是江太太所生的,前头嫁了个姐姐,嫁给的锦衣卫千户骆家,这位江二姑娘同咱们渊哥儿同岁,只是渊哥儿是冬月生的,江二姑娘是四月里生的,要大几个月份。

    江二姑娘一张鹅蛋脸,个子不算高挑,可还要长几年的,五官端庄,不算顶漂亮,可是大气。

    叫人看着就喜欢。

    只是要是娶了她,你们家渊哥儿可就同锦衣卫做了连襟,如今朝野上下,锦衣卫的名声可说不上好。

    ” 锦衣卫是如今的圣人景元帝在位时设立的,前朝从未有过。

     景元帝是三岁登基,年纪还小,太后也只是个见识不多的妇道人家,自觉自己后宫妇人,对前朝之事认识不多,垂帘听政就是个摆设,叫摄政王占了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