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关灯
    儿子的路走得更平稳些,儿子领您的情。

    但路是儿子自己走的,好不好走,只有儿子自己才知道。

    ” 良久,二姑娘才疲惫地说道:“儿啊,你长大了,娘是管不住你了。

    你既有了主意,那便走你自己的路去吧。

    只是这条路若是不好走,日后可别后悔你今日的决定。

    ” 二姑娘是不答应也得答应了。

    武举已经报了名,今儿福哥儿已经去考了第一场,这再也不能后悔了。

    报了武举,便不能在报考科举,福哥儿先斩后奏,二姑娘除了答应他走武举做武官之外,也没有别的法子。

     福哥儿看着他娘这幅样子,觉得心酸得很,他知道他娘这些年带着他是极不容易的,他也知道他娘对他能考科举做文官有多么期盼。

    可那是他娘所期盼的,所喜欢的,而不是他所喜欢的。

     他对着母亲磕了一个头:“娘,外婆,这事儿是我伤了您二老的心,可儿子不后悔这样做,那是儿子一直想走的路。

    ” 廖氏也叹了口气:“你这孩子,从小那般听话的,怎么如今大事上倒犟起来?罢了罢了,儿孙自有儿孙福,淑姐儿啊,你也别怪孩子。

    是福是祸,总要他自己去闯一闯才知道。

    ” 福哥儿的确是有天赋的,一路考上去,得了个二甲第十六名。

    这已经是极好的成绩了,毕竟武举和科举都不限制年龄,武举不似科举,福哥儿只有十三岁,论武力,他可能还真比不上那些二三十岁的壮年男子,能考到这个名次,已然不错了。

     二姑娘嘴上说着不管他,可还是忍不住去上门找了五妹妹,求她跟五妹夫说说,叫五妹夫在这上头多美言几句。

    点官的是圣人,但宁奕可是武官里头地位最高的,又是极得圣人信重的,要是说几句好话,圣人也会考虑他的意见。

     这不是什么难事,何况本来福哥儿就极有天赋,宁奕连犹豫都没有犹豫,就答应了下来。

     他授了个七品校尉,在京郊军营任职三年,三年后,就会调往各处军营去。

    武将么,不经历过鲜血与战争的洗礼,是不能称之为一个合格的武将的,所以九州都是这规矩。

    正经武举出身的,要么去锦衣卫,要么就去军营待几年,然后就去各个边境驻守去。

    边境总是有些小摩擦,匪患也多,正是适合这些新进的武将们练手的好地方。

    安逸的环境,可磨不出一把锋利的刀刃。

     可当时谁也没想到,那个瞒着家里人偷偷报了武举的福哥儿,他竟如此的有天赋,既不怕死,又极聪明,竟会在经过多年历练后,在如今的武将中的中流砥柱宁奕已经老了,轻易不上战场的时候,福哥儿成为已经做了皇帝的三皇子身边最得用的武将。

     那已经做了皇帝的三皇子身边,文臣有松哥儿,武将有福哥儿,当真是靠着自己母族的势力,坐稳了这个皇位。

     已经做了皇帝的三皇子感叹道:“多亏表兄当时瞒着二姨妈报了武举,否则朕当真就缺了一个能臣。

    ” 或许有时候,父母给定的道路不一定正确,因为走路的是我们自己,路好不好走,得自己去试过才知道。

    是福也好,是祸也罢,哪怕只是一堵南墙,也得自己去撞了,才知道这条路适不适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