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关灯
    “听丞相与鸿胪寺卿说,此是鸿胪寺卿之女的提议,一时之间,街头巷尾皆在夸赞这位巾帼,言其身在闺中却忧国忧民。

    ” 听大太监这么说,老皇帝不禁回忆起了前朝末年。

     那会儿真是纸醉金迷,上自皇帝公卿,下至庶民工商,衣食住行方面争相奢侈,就连他在坊间看见的酒家女儿,二八年华,亦是头上簪璃,耳畔坠珠。

     璃是璧流离,来自海上黄支国,珠是大秦珠,来自西域大秦国。

     整个国朝散发着不健康的糜烂气息,烈火烹油。

     那时,根本没人想到煌煌大周,万国来朝,会崩塌得如此突然。

    很多人都以为,它只是发烂了一点点而已。

     那时,家家崇尚富贵嫁娶,大讲排场,互相攀比,皇帝聘皇后用钱两万斤,相当于小农阶层两千户家资,诸侯王下聘至少黄金两百斤,就连小农需要出的聘金都高达万余钱。

     但别以为只有聘礼是这样。

     皇帝嫁女,准备的嫁妆基本不会低于二十万钱。

     宗室嫁女,嫁妆有数十万,百余万,乃至千万不等。

     小农亦要拿出数千钱。

     如此竞欲,富者还好,贫者根本无力承担奢靡的婚嫁消费,民间十有八九是举债完婚。

     再后来,民间就开始弃婴和杀婴了。

    不分男婴女婴,生下来就抛弃或溺死。

    朝廷屡禁不止。

     老皇帝叹息一声:“哀民生之多艰……我年幼时,家中只有几亩薄田,却也能送我去私塾,后来,长兄娶亲,长姊出嫁,家境一下子就落败了,我也卖身为奴,只为了讨一口饭吃。

    ” 老皇帝从不忌讳自己的出身,他反而很得意,时不时拿出来说一声。

     能从奴隶当成皇帝,还有谁! 还!有!谁! 但,皇帝敢说,大太监可不敢接,只是闭口不言。

     感慨完后,老皇帝道:“命翰林院那边拟一则婚嫁禁奢令,诏令天下。

    ” ――此前赏赐许烟杪是“制”,如今却是“诏”,意义完全不同。

     一旦帝王用“诏”,便是官方文书,布告天下。

     “再传朕口谕,鸿胪寺卿李清蕴教女有方,赏……李氏以清言攉贤,赏……” 下令之后,皇帝心情松快很多。

    恰在此时,有宫人来报:“张美人言此前得陛下口谕,于一刻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