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关灯
    徐诗安静了一会儿。

    经过呼兰河,车在当地有名的天主教堂外面停下。

    徐诗拉着她的手下车。

     天气太冷了。

    易慈从小生长在一个不会下雪的地方,下雪这件事在她眼里是美丽又神圣的,和面前庄严而辉煌的教堂气质很相符,再配上周围雪花飘扬,白茫茫的一片,太漂亮了。

    下车到现在,她依旧有种不太真实的感觉,总感觉自己走进了一个很美好的梦里。

     或许这就是他的梦? “阿姨,他是在这个城市出生的吗?”易慈问,“还是在北京?” 徐诗答:“没,他是在这里出生的。

     易慈突然觉得这个陌生的城市很亲切了。

     面前是一个哥特式双钟楼大教堂,看着看着,易慈感觉这里和过去他生活过的那个教堂有点像,都很高贵的样子。

     “他出生那天正好赶上过年。

    ”徐诗说,“我到现在都还记得呢,那天的饺子是他奶奶包的,三鲜馅儿的特别好吃。

    他奶奶家的习惯,过年包饺子会在馅儿里包钢镚儿、大枣、花生这些东西,吃到有钢镚的是发财,吃到花生是长寿,吃到枣是有福气……那天啊,本来我们一家人还看着春晚呢,我咬了一口饺子,正好吃到一个馅里有枣的,突然感觉有什么不对劲,低头一看,羊水破了。

    一家人年也过不成了,火急火燎地送我去医院生孩子。

    也不知道他那么着急出来做什么,大过年的也不让他妈好好吃顿饭。

    ” “可能他也想快点出来吃饺子了吧。

    ”易慈听得一直笑,“我们那边吃饺子吃得少,吃得最多的水晶虾饺也是当点心吃的,过年过节会吃各种粿。

    ” 徐诗说:“他在那边长大,吃东西也随那边了,口特别淡。

    ” 易慈:“他爱吃甜的。

    ” 徐诗:“这点随我。

    ” 易慈:“长得好看也是随妈妈。

    阿姨,你是不知道啊,他读书的时候可是学校里的金色传说啊,多少人为他痴为他狂的。

    ” 徐诗果然好奇了:“是吗?你给我讲讲他上学时候的事情吧,我都想知道。

    ” 一个妈妈完全缺席了自己孩子的童年、少年时期,再见面时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徐诗对此有很多遗憾。

    易慈知道她肯定想知道,把自己知道的倒豆子一般都讲了一遍。

    她眼中的他,爸妈眼中的他,旁人眼中的他…… 徐诗表情严肃,听得十分认真,时不时提问,他养过虫子吗?养的什么虫子?那时候都是过六月一号的生日?他那时候吃饭前还祷告吗?他还会打篮球啊? 徐诗对很多事情都不太了解,听完后需要消化半天,想象一下,然后再扯起一个有点尴尬的笑,说,这样啊。

     易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