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越危垣潜出淑士关 登曲岸闲游两面国

关灯
    ,令旗怎么能到手呢?” 林之洋在一旁出主意道:“依我看,到了晚上,妹夫把公子驼在背上,纵身一跳,跳出关外,神不知鬼不觉的,既简便又爽快,这多好啊!”多九公反驳道:“唐兄虽然能跳高,但怎么能负重呢?要是背上驼着人,只怕他自己都跳不高了。

    ”林之洋不服气地说:“之前在鳞凤山,我听妹夫说过,他身上负重也能跳高,难道九公你忘了?”唐敖解释道:“负重跳确实没问题,只是担心城墙太高,我也跳不上去。

    ”多九公想了想说:“只要你能驼得动人,其他的都好商量。

    要是担心墙高,好在城墙内外的墙根处都是大树,如果太高,唐兄你可以先跳到树上,然后再跳到城墙上,分两次跳过去,这不就好了吗?”唐敖点点头说:“这件事必须在夜晚才能行动,不如贤侄你带我们去那里,先把路线看清楚,这样晚上行动起来也方便。

    ”徐承志好奇地问:“伯伯,您是怎么学会这种本领的呢?”唐敖便把自己吃了蹑空草的事情告诉了他。

    随后,他们算清了茶钱,走出了茶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徐承志带着三人沿着偏僻的小路,悄悄来到了城角下。

    唐敖看了看那城墙,不过四五丈高,周围寂静无声,觉得晚上在这里行动正合适。

    林之洋说:“现在这里没人,城墙又不高,妹夫你就和公子演练一下,省得晚上手忙脚乱的。

    ”唐敖说:“舅兄说得对。

    ”于是,唐敖驼着徐承志,纵身一跃,毫不费力地就跳到了城墙上。

    他四处张望了一下,只见梅树茂密,城外一个人也没有。

    唐敖便问道:“贤侄你住的地方有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要是没有,我们就直接出城,岂不是更省事?”徐承志回答:“自从前年我的房门被人撬开后,我担心血书丢失,就一直把它带在身上,片刻不离。

    现在我的房间里也没有其他重要的东西了,就请伯伯您快点带我们出去吧!”唐敖便向多九公和林之洋招手示意,二人会意,朝着城外走去。

    唐敖纵身一跳,跳下了城墙。

    徐承志也跟着跳了下来。

    他们走了一会儿,多九公和林之洋也赶了过来,四人一起登上船,扬帆起航。

    徐承志再三叩谢唐敖等人的救命之恩。

    唐敖走进船舱,把徐承志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司徒娬儿。

    娬儿这才知道丈夫的苦衷,转悲为喜。

    唐敖随即把买她的卖身契烧毁,又来到外舱,和徐承志商量着回乡的事情。

    多九公建议道:“现在公子你最好先往前行,等遇到熟悉的船只,再回故乡,这样大家才能放心。

    ”徐承志点头表示同意。

     船航行了几天,来到了两面国。

    唐敖想去这个国家看看。

    徐承志担心驸马派人追赶,要是遇到了,又要费一番口舌解释,所以他决定不去。

    多九公说:“这个国家离海很远,我以前路过这里,也从没去过。

    唐兄你既然有兴致,我就陪你走一趟。

    只是我自从在东口山追赶肉芝时摔了一跤,被石块磕伤了小腿,虽然已经痊愈了,但毕竟上了年纪,气血不如从前,一劳累就觉得疼痛。

    最近一直陪着你四处游玩,这几天就感觉走路不太方便。

    要是现在去,万一路途太远,我可能就没办法全程陪同了。

    ”唐敖说:“我们先去走走看。

    九公你要是走得动,一起去当然好;要是走不动,中途回来也没关系。

    ”于是,唐敖约上林之洋,告别了徐承志,一起登上了岸。

     他们走了几里路,远远望去,没有看到两面国的什么特别之处。

    多九公说:“再走个一二十里路,我还能坚持,只是担心回来的时候会很吃力,腿又要疼了,老夫我只好先告辞了。

    ”林之洋打趣道:“我听说九公你带着跌打损伤的妙药,逢人就送,现在自己生病了,怎么不多吃点呢?”多九公无奈地说:“都怪当时少吃了两服药,留下了病根,现在时间久了,吃药恐怕也没什么用了。

    ”林之洋又说:“我今天匆忙上岸,没来得及换衣服,穿着这件布衫,又旧又破。

    刚才我们三个人一起走的时候,还没觉得什么,现在九公你回去了,就我和妹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