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锦绣未央3
关灯
小
中
大
碧云寺的钟声在晨雾中回荡,我紧了紧斗篷,跟随知客僧穿过回廊。
李未央已在偏殿等候,面前摊开几张泛黄的纸页。
"找到了!"她一见我便起身,眼中闪烁着胜利的光芒,"冯姨娘房中的暗格里有这些信件,虽然大部分已烧毁,但剩下的足够证明她与叱云家勾结。
" 我接过残页,仔细辨认上面的字迹。
信中隐约提到"李氏女"、"毒计"等字眼,还有一处完整的署名——叱云南。
"这足够证明他们密谋害你,但对你母亲的死因..."我摇摇头。
李未央咬住下唇:"还不够。
但我发现一件怪事——"她从袖中取出一枚玉佩,"这是在冯姨娘首饰盒暗层中找到的,上面刻着'余'字。
" 我心头一跳。
拓跋余?剧中他是反派之一,但按照时间线,他现在应该还未与李家有直接联系。
这个世界的剧情果然与电视剧不同。
"先收好,别打草惊蛇。
"我将玉佩还给她,"冯姨娘发现信件丢失了吗?" "尚未。
她这两日去了叱云家。
"李未央冷笑,"说是探亲,怕是去密谋了。
" 我从荷包中取出一个小瓷瓶:"这是我配的药粉,无色无味,撒在衣物上可追踪。
下次冯姨娘出门,可派心腹侍女暗中跟随。
" 李未央惊讶地接过:"季姐姐怎会懂得这些?" "书上看的。
"我轻描淡写地带过,"对了,听说三日后高阳王府举办诗会,你可收到请帖?" 她点点头,眉头微蹙:"李长乐定会借机刁难。
她近日与叱云家走得很近,怕是又在谋划什么。
" "那我们更该去。
"我握住她的手,"正好借机观察叱云家的动向。
" 回府后,我立刻着手准备。
诗会这种场合,既是展示才华的机会,也是危险的社交场。
我必须表现得体,又不能太过突出惹人忌惮。
春桃帮我翻箱倒柜,终于找出一套湖蓝色衣裙,既不张扬也不显沉闷。
我又亲自挑选了几首记得的唐宋诗词,稍加改动以符合这个时代的风格。
诗会当日,高阳王府车水马龙。
我与李未央同乘一车,远远就看见李长乐被众星捧月般围在中间,一袭红衣耀眼夺目。
"那是叱云南的妹妹叱云柔,"李未央小声介绍,"站在她旁边的就是拓跋余。
" 我顺着她的视线看去,一个身着墨蓝锦袍的男子正含笑与宾客寒暄。
他面容俊美却透着一股阴鸷,与剧中形象惊人地相似。
"季小姐,李小姐,欢迎。
"拓跋浚亲自迎上来,今日他一袭月白长袍,更显挺拔。
行礼后,李未央被几位相熟的小姐拉走,而我则被安排在一处不太显眼的位置。
正合我意——可以观察而不被过多注意。
诗会开始,众人依次吟诵。
李长乐作了一首咏牡丹的诗,辞藻华丽却空洞无物,赢得一片奉承。
轮到李未央时,她吟了一首边塞诗,气势雄浑,引得几位武将子弟大声喝彩。
"季小姐可有佳作?"拓跋浚忽然点名,全场目光顿时集中到我身上。
我深吸一口气,起身走到中央:"小女子献丑了。
" 我选了王维的《山居秋暝》,稍改几字以符合情境:"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诗毕,满座寂静。
我心头打鼓——是不是太超前了?这个时代应该还没有如此成熟的五言律诗。
"好诗!"拓跋浚率先击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意境清远,用词精炼。
季小姐大才。
" 众人这才回过神来,纷纷称赞。
我余光瞥见李长乐扭曲的表情和拓跋余若有所思的目光。
"季小姐此诗,颇有陶渊明遗风。
"一位白发老者抚须道,"老夫太史令周玄,敢问季小姐师承何人?" 太史令!这可是掌管天文历法的重要官职。
我恭敬行礼:"周大人谬赞了,不过是平日爱读些诗书,胡乱模仿罢了。
" "哦?"周玄眼中精光一闪,"季小姐可读过《汉书》?对霍去病征伐匈奴有何见解?" 我心头一震。
这是在考我?我谨慎回答:"霍去病年少有
李未央已在偏殿等候,面前摊开几张泛黄的纸页。
"找到了!"她一见我便起身,眼中闪烁着胜利的光芒,"冯姨娘房中的暗格里有这些信件,虽然大部分已烧毁,但剩下的足够证明她与叱云家勾结。
" 我接过残页,仔细辨认上面的字迹。
信中隐约提到"李氏女"、"毒计"等字眼,还有一处完整的署名——叱云南。
"这足够证明他们密谋害你,但对你母亲的死因..."我摇摇头。
李未央咬住下唇:"还不够。
但我发现一件怪事——"她从袖中取出一枚玉佩,"这是在冯姨娘首饰盒暗层中找到的,上面刻着'余'字。
" 我心头一跳。
拓跋余?剧中他是反派之一,但按照时间线,他现在应该还未与李家有直接联系。
这个世界的剧情果然与电视剧不同。
"先收好,别打草惊蛇。
"我将玉佩还给她,"冯姨娘发现信件丢失了吗?" "尚未。
她这两日去了叱云家。
"李未央冷笑,"说是探亲,怕是去密谋了。
" 我从荷包中取出一个小瓷瓶:"这是我配的药粉,无色无味,撒在衣物上可追踪。
下次冯姨娘出门,可派心腹侍女暗中跟随。
" 李未央惊讶地接过:"季姐姐怎会懂得这些?" "书上看的。
"我轻描淡写地带过,"对了,听说三日后高阳王府举办诗会,你可收到请帖?" 她点点头,眉头微蹙:"李长乐定会借机刁难。
她近日与叱云家走得很近,怕是又在谋划什么。
" "那我们更该去。
"我握住她的手,"正好借机观察叱云家的动向。
" 回府后,我立刻着手准备。
诗会这种场合,既是展示才华的机会,也是危险的社交场。
我必须表现得体,又不能太过突出惹人忌惮。
春桃帮我翻箱倒柜,终于找出一套湖蓝色衣裙,既不张扬也不显沉闷。
我又亲自挑选了几首记得的唐宋诗词,稍加改动以符合这个时代的风格。
诗会当日,高阳王府车水马龙。
我与李未央同乘一车,远远就看见李长乐被众星捧月般围在中间,一袭红衣耀眼夺目。
"那是叱云南的妹妹叱云柔,"李未央小声介绍,"站在她旁边的就是拓跋余。
" 我顺着她的视线看去,一个身着墨蓝锦袍的男子正含笑与宾客寒暄。
他面容俊美却透着一股阴鸷,与剧中形象惊人地相似。
"季小姐,李小姐,欢迎。
"拓跋浚亲自迎上来,今日他一袭月白长袍,更显挺拔。
行礼后,李未央被几位相熟的小姐拉走,而我则被安排在一处不太显眼的位置。
正合我意——可以观察而不被过多注意。
诗会开始,众人依次吟诵。
李长乐作了一首咏牡丹的诗,辞藻华丽却空洞无物,赢得一片奉承。
轮到李未央时,她吟了一首边塞诗,气势雄浑,引得几位武将子弟大声喝彩。
"季小姐可有佳作?"拓跋浚忽然点名,全场目光顿时集中到我身上。
我深吸一口气,起身走到中央:"小女子献丑了。
" 我选了王维的《山居秋暝》,稍改几字以符合情境:"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诗毕,满座寂静。
我心头打鼓——是不是太超前了?这个时代应该还没有如此成熟的五言律诗。
"好诗!"拓跋浚率先击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意境清远,用词精炼。
季小姐大才。
" 众人这才回过神来,纷纷称赞。
我余光瞥见李长乐扭曲的表情和拓跋余若有所思的目光。
"季小姐此诗,颇有陶渊明遗风。
"一位白发老者抚须道,"老夫太史令周玄,敢问季小姐师承何人?" 太史令!这可是掌管天文历法的重要官职。
我恭敬行礼:"周大人谬赞了,不过是平日爱读些诗书,胡乱模仿罢了。
" "哦?"周玄眼中精光一闪,"季小姐可读过《汉书》?对霍去病征伐匈奴有何见解?" 我心头一震。
这是在考我?我谨慎回答:"霍去病年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