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关灯
    怎么进的水呀全都锈了!这么点木头拿去烧柴火都不好使……啧啧啧,除了我还有谁愿意收……” 空气里散发着一股金属和泥土潮气混合的味道,天幕彻底暗了,从某一时刻开始,骤雨侵袭而下,铁制雨棚发出不堪承受的嘎吱声。

     在急骤的雨声里,裴余恍惚听见钢琴的音调。

     那台年代久远的收音机居然还挺耐用,被老头调了一个频道,此刻开始放送一首他再熟悉不过的钢琴曲。

     电台主持人介绍道:“这首《浪声》由青年钢琴家裴余创作,是他六年前初次参加肖邦国际少年儿童钢琴比赛决赛时所演奏的作品。

    裴余十五岁初登世界比赛,便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天赋实力和过人的胆识,获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认可,逐渐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又师承钢琴家蔡之旭大师,可以说是年少成名、风头无两。

    可惜,非常遗憾……” 裴余清楚对方接下来要说什么。

    他把烟丢在地上,沉默地碾灭。

     雨势渐歇,雨棚外淅沥的小雨伴着时而缠绵时而激昂的钢琴声,几乎让他有种身处破败小渔村的错觉。

     他怎么可能会想念那种落后、封闭又愚昧的地方呢? 可裴余还是回去了。

     他去时两手空空,回来仍是孑然一身,见识过的繁华侈丽最终成为了带不走的景色。

    裴余在这片土地上生,也在这片土地上与大海融为一体。

     他又站到了那片岬角上。

    海风迎面而来,咸湿的潮气涌入鼻腔。

     他弹奏着曲子,崖下不绝的浪涛声和鸥鸟鸣叫就是最好的伴奏。

     裴余看见了年少的自己。

    十五岁的少年站在金碧辉煌的舞台上,接过金闪闪的沉重奖杯。

    台下是各国评委和观众,他们在为他欢呼祝贺,掌声雷动。

     他看见自己如何花了无数个日夜来创作这首曲子,里面是爱,同样也有恨。

     他听见琴声自指下泄出,哪怕他此刻根本没办法再触碰琴键。

     那不是他。

    那是十五岁的裴余,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他拥抱了大海。

     《枯海》首映十分成功。

     与纬度较高、观光旺季人潮拥挤的利多岛不同,电影里所描述的那个东方小渔村偏僻荒芜,终年被海雾笼罩,村民愚昧、麻木、见识浅薄,甘愿一辈子困守滞留,也不会去接纳新事物。

    而就是这么一个闭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