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正本清源
关灯
小
中
大
些人的罪行和证据,他看得很慢,很仔细,生怕遗漏了任何一个细节。
马明镜,原外事学院学生,当年参加大串连以后,就组织了造反有理战斗队,自任队长,纠集八十多人搞大批判,直接导致七人死亡,其中包括解洪英与禾志远;蔡茂,女,原纺织厂工人,批斗会上用铁链抽打解洪英致其重伤身亡;江建,男...组织十多人与禾志远辩论,理屈词穷后,就动起手来?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血淋淋的罪行。
禾化亦的太阳穴突突直跳,眼前浮现出妻子最后一次在批斗会上的情景——据目击者说,解洪英被强迫跪在碎玻璃上,禾化亦合上日记,站起身走到窗前。
窗外,几个年轻干部正有说有笑地走过,阳光照在他们朝气蓬勃的脸上。
十年前,马明镜大概也是这个样子吧?“老马,去叫王秘书,帮我约一下公安厅的李厅长,下午三点。
”禾化亦突然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下午的会议气氛凝重而严肃,与会者们的表情都十分凝重。
公安厅的李厅长首先发言,他详细地汇报了案件的调查情况,语气中透露出无法抑制的愤慨:“禾书记,这些人的所作所为简直是罄竹难书啊!尤其是对您的家人……”他的声音略微颤抖着,“我们强烈建议立即对这些罪犯执行死刑,以平民愤!” 李厅长的话音刚落,会议室里的其他领导们也纷纷附和起来:“血债血偿!”“不杀不足以告慰死者!”“这是人民的呼声!”一时间,会议室里充满了义愤填膺的声音。
禾化亦却一直沉默地坐在那里,他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桌面,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等所有人都发表完意见后,他才缓缓地开口说道:“材料我都仔细看过了。
这些人的罪行确实令人发指,让人无法容忍。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但是,我们现在是在建设法治社会,而不是搞以牙还牙的那一套。
” 他的这句话犹如一记重锤,敲在了会议室里每个人的心上,原本喧闹的会议室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禾化亦接着说道:“我的意见是,依法审判,公开、公正、公平。
除非是那些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累犯惯犯,否则不应该再死人了。
”他的语气坚定而清晰,没有丝毫的犹豫。
李厅长满脸惊愕,眼睛瞪得浑圆,仿佛能掉出来一样,他难以置信地看着禾化亦,结结巴巴地说道:“禾……禾书记!他们……他们竟然对您的家人……” 话未说完,便被禾化亦打断:“正因为涉及到我的家人,我才更应该避嫌。
”禾化亦的声音低沉而坚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我们不能因为受害者是我的亲人,就对凶手从重处罚;同样,也不能因为凶手曾经迫害过干部,就对他们从轻发落。
”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会议室里的每一个人,看到的是各种复杂的表情——有人面露不解,有人满脸震惊,还有人对他流露出敬佩之情…… “那个疯狂的年代,很多人其实都是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前行的。
”禾化亦继续说道,“我们要惩处的,是真正的罪魁祸首,而不是那些被时代冲昏头脑的年轻人。
” 会议结束后,人们陆续散去,李厅长却留了下来。
他走到禾化亦身边,忧心忡忡地说:“禾书记,我理解您的大度,但社会上很多人都在期待严惩这些凶手啊……” 禾化亦轻轻摇了摇头,叹息道:“老李啊,我们都经历过那十年浩劫,那时候死了多少人啊?如果每个失去亲人的家庭都要求以命抵命,这个国家还要流多少血呢?” 他缓缓地走到窗前,凝视着远方那模糊的城市轮廓,心中思绪万千。
他的妻子,那个曾经与他并肩走过风雨的人,常常对他说:“革命的目的并非为了报仇雪恨,而是要去构建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社会。
” 如果今天的他们,仍然沿用运动时期那种“血债血偿”的极端逻辑,那么他们与那些被批判的人又有何异呢?李厅长静静地站在一旁,沉默不语,显然被这番话深深触动。
过了好一会儿,李厅长才缓缓地点了点头,说道:“我明白了。
我们一定会依法办理这个案件,严格区分主犯和从犯,并根据实际
马明镜,原外事学院学生,当年参加大串连以后,就组织了造反有理战斗队,自任队长,纠集八十多人搞大批判,直接导致七人死亡,其中包括解洪英与禾志远;蔡茂,女,原纺织厂工人,批斗会上用铁链抽打解洪英致其重伤身亡;江建,男...组织十多人与禾志远辩论,理屈词穷后,就动起手来?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血淋淋的罪行。
禾化亦的太阳穴突突直跳,眼前浮现出妻子最后一次在批斗会上的情景——据目击者说,解洪英被强迫跪在碎玻璃上,禾化亦合上日记,站起身走到窗前。
窗外,几个年轻干部正有说有笑地走过,阳光照在他们朝气蓬勃的脸上。
十年前,马明镜大概也是这个样子吧?“老马,去叫王秘书,帮我约一下公安厅的李厅长,下午三点。
”禾化亦突然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下午的会议气氛凝重而严肃,与会者们的表情都十分凝重。
公安厅的李厅长首先发言,他详细地汇报了案件的调查情况,语气中透露出无法抑制的愤慨:“禾书记,这些人的所作所为简直是罄竹难书啊!尤其是对您的家人……”他的声音略微颤抖着,“我们强烈建议立即对这些罪犯执行死刑,以平民愤!” 李厅长的话音刚落,会议室里的其他领导们也纷纷附和起来:“血债血偿!”“不杀不足以告慰死者!”“这是人民的呼声!”一时间,会议室里充满了义愤填膺的声音。
禾化亦却一直沉默地坐在那里,他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桌面,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等所有人都发表完意见后,他才缓缓地开口说道:“材料我都仔细看过了。
这些人的罪行确实令人发指,让人无法容忍。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但是,我们现在是在建设法治社会,而不是搞以牙还牙的那一套。
” 他的这句话犹如一记重锤,敲在了会议室里每个人的心上,原本喧闹的会议室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禾化亦接着说道:“我的意见是,依法审判,公开、公正、公平。
除非是那些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累犯惯犯,否则不应该再死人了。
”他的语气坚定而清晰,没有丝毫的犹豫。
李厅长满脸惊愕,眼睛瞪得浑圆,仿佛能掉出来一样,他难以置信地看着禾化亦,结结巴巴地说道:“禾……禾书记!他们……他们竟然对您的家人……” 话未说完,便被禾化亦打断:“正因为涉及到我的家人,我才更应该避嫌。
”禾化亦的声音低沉而坚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我们不能因为受害者是我的亲人,就对凶手从重处罚;同样,也不能因为凶手曾经迫害过干部,就对他们从轻发落。
”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会议室里的每一个人,看到的是各种复杂的表情——有人面露不解,有人满脸震惊,还有人对他流露出敬佩之情…… “那个疯狂的年代,很多人其实都是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前行的。
”禾化亦继续说道,“我们要惩处的,是真正的罪魁祸首,而不是那些被时代冲昏头脑的年轻人。
” 会议结束后,人们陆续散去,李厅长却留了下来。
他走到禾化亦身边,忧心忡忡地说:“禾书记,我理解您的大度,但社会上很多人都在期待严惩这些凶手啊……” 禾化亦轻轻摇了摇头,叹息道:“老李啊,我们都经历过那十年浩劫,那时候死了多少人啊?如果每个失去亲人的家庭都要求以命抵命,这个国家还要流多少血呢?” 他缓缓地走到窗前,凝视着远方那模糊的城市轮廓,心中思绪万千。
他的妻子,那个曾经与他并肩走过风雨的人,常常对他说:“革命的目的并非为了报仇雪恨,而是要去构建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社会。
” 如果今天的他们,仍然沿用运动时期那种“血债血偿”的极端逻辑,那么他们与那些被批判的人又有何异呢?李厅长静静地站在一旁,沉默不语,显然被这番话深深触动。
过了好一会儿,李厅长才缓缓地点了点头,说道:“我明白了。
我们一定会依法办理这个案件,严格区分主犯和从犯,并根据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