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太皇太后薨3

关灯
    待康熙渐渐收住悲声,稍稍平复心绪,太皇太后即刻命苏麻喇姑净面整衣,并取来清水让康熙盥洗。

    二人整理停当后,慈宁宫内凝滞的空气终于泛起些许活泛气息。

     太皇太后目光柔和,含着笑意调侃道:“苏麻,自打玄烨亲政,我便鲜少见到他这般情难自抑的模样,倒叫人忆起从前光景。

    ” 苏麻喇姑亦温婉苦笑:“皇上也只有在主子跟前才这般赤诚,踏出这宫门,便是九五之尊的威仪了。

    ” 康熙强撑着露出一丝笑容:“皇玛嬷是孙儿唯一能卸下防备的人,还望您长长久久地陪着孙儿。

    ” 太皇太后轻轻摇头,温言宽慰数语后,忽而敛了笑意正色道:“皇帝,漠西、漠北之事,我已暗中筹谋许久。

    待我故去,漠南各部首领会进京致哀,届时你便可顺势商议平定之策。

    ” 康熙喉头哽咽,万千情绪翻涌:“皇玛嬷,孙儿定能想出别的法子......只求您再多留些时日......” 太皇太后唇角轻扬,眸中满是慈爱:“莫要这般儿女情长,玄烨,此机万不可失。

    ” 康熙垂首静思片刻,抬起泛红的双眼,目光如炬:“皇玛嬷放心,孙儿必不辜负您的苦心筹谋。

    ” 太皇太后望向殿外,目光穿过宫墙,遥看蒙古方向,神色间既有追忆又暗藏深意:“皇帝,为着保成,为着大清社稷,不妨借这盘棋局,也挫一挫漠南诸部的锋芒吧。

    ” 康熙心头猛地一颤,眼底浮起难掩的惊惶。

    他从未料到,一生护持漠南诸部的太皇太后,竟会亲口授意削弱其势力。

    昔日太皇太后对博尔济吉特百般照拂,如今大限将至,不仅未为母族谋求遗泽,反倒主动设局制衡。

    这份反常令他脊背发凉,声音不自觉染上疑虑:“皇玛嬷,这......” 太皇太后眸中泛起追忆的涟漪,笑意里浸着几分苍凉:“福临忌惮博尔济吉特,如今你也这般......我若离世后,不愿见你为打压博尔济吉特,生生割裂满蒙百年盟约。

    ”她微微叹息,眼中尽是释然,“满蒙分离,大势如此,便是博尔济吉特,为了大清基业,也该适时退一步。

    只盼皇帝莫要忘了,博尔济吉特一族为江山社稷流过的血,莫要再让他们寒了心。

    ” 康熙神色凝重,郑重颔首:“孙儿谨记皇玛嬷教诲。

    ” “罢了......”太皇太后掩唇轻咳,倦意爬上眼角眉梢,“我累了,你回乾清宫歇着,好好琢磨这盘棋该如何落子。

    ” “皇玛嬷好生将息,孙儿告退。

    ”康熙低声嘱咐苏麻喇姑几句后,便转身离去。

     待殿外脚步声彻底消散,太皇太后在苏麻喇姑搀扶下缓缓卧榻。

    她仰望着雕花床顶,眸中浮起一丝释然,仿佛卸下千斤重担。

    连日来蚀骨的病痛,竟也在这股轻松感中,稍稍褪去几分。

     这番谋划,让博尔济吉特自残的计策,是她反复推敲后的决断。

    漠北两部纷争不休,恰似点燃火药的引信,必将引得觊觎大清江山的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