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下定决心
关灯
小
中
大
有可能是一代名主。
太子在信中将吴三桂和关宁军现在所处的形势分析的很清楚,和吴三桂之前想的一样,去了京城多半会丢掉兵权,为人鱼肉,只有兵在自己手中,才有话语权,且太子在信中直接指向了山海关,更是和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
吴三桂读懂了太子信中提及的另一层意思,就是可借关外建奴之手,驱虎吞狼,消灭流贼,但和建奴打交道多年的他又怎么不清楚,建奴的野心,尤其是现在的摄政王多尔衮,更是一位极具威胁的人物,只怕到时候会引虎入室。
但这也是目前消灭京畿地区流贼的唯一方法,又得到了太子殿下的暗示,吴三桂做出决定来,更是比原本历史上要快了不少,大不了就割让北方土地给建奴,退守南京,和南宋一样偏安。
其实原本历史上,吴三桂一开始就是这样设想的,但经不住多尔衮的压迫,手中的关宁军又在山海关和顺军拼光了,不得不向多尔衮低头,剃发归降,随后带领清兵一口气把李自成赶到了山西。
在深思熟虑之后,吴三桂迅速召集众将进帐,商议大事。
他庄重地发布了奉太子旨令,和决定返攻山海关的军令。
同时,他详细阐述了当前形势的利害关系,以及太子的承诺:只要成功吸引李自成的精锐部队出京,太子殿下定会设法解救在京的关宁军家眷。
众将们对此感到十分诧异,但他们深知,在皇帝已不在的情况下,当朝太子的旨令意味着重大。
虽然京城已沦陷,太子也身陷顺军之中,但太子的旨令能够传递至此,足以说明这位太子殿下具备着非凡的智谋和手段。
更为关键的是,南方仍有大片土地控制在朝廷手中。
这一刻,所有将领都明白,如果能在这个关键时刻带着太子南迁,不仅是从龙之功,还将是一项不朽的功绩。
这不仅关乎关宁军的生存,更是自己这些人将来的荣华富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吴三桂的引导之下,关宁集团的众将军终于下决心,京城正在发生的事,让他们明白投降李自成绝不是一条好的出路,不如拼一下。
下定决心之后,众将立即开始了军事部署,两万关宁军攻打山海关,绝对可以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况且现在的山海关守将唐通兵马甚少,也是关宁军的手下败将,拿下山海关当然不是问题。
玉田县令林之栋,刚刚沉入梦乡不久,就被门外急促的脚步声和小厮的急切呼喊唤醒。
得知城外关宁军有大动作,他匆忙穿好衣服,连鞋袜都来不及穿好,就登上了城墙查看情况。
只见城外,关宁军开始拔营,无数火把汇成一条明亮的洪流,浩浩荡荡向东北方向移动。
林之栋满脸困惑,关宁军不是应该进京朝见李自成吗?为何突然转向东北? 就在林之栋疑惑不解时,师爷也匆匆赶到城墙,看到眼前的景象同样一头雾水。
他低声询问林之栋:“老爷,如此大的变故,我们是否需要禀报京城派来的上使?” 林之栋叹了口气,知道这么大的事情瞒不住,便点了点头。
正当他们商议之时,一支骑兵来到城墙下,林之
太子在信中将吴三桂和关宁军现在所处的形势分析的很清楚,和吴三桂之前想的一样,去了京城多半会丢掉兵权,为人鱼肉,只有兵在自己手中,才有话语权,且太子在信中直接指向了山海关,更是和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
吴三桂读懂了太子信中提及的另一层意思,就是可借关外建奴之手,驱虎吞狼,消灭流贼,但和建奴打交道多年的他又怎么不清楚,建奴的野心,尤其是现在的摄政王多尔衮,更是一位极具威胁的人物,只怕到时候会引虎入室。
但这也是目前消灭京畿地区流贼的唯一方法,又得到了太子殿下的暗示,吴三桂做出决定来,更是比原本历史上要快了不少,大不了就割让北方土地给建奴,退守南京,和南宋一样偏安。
其实原本历史上,吴三桂一开始就是这样设想的,但经不住多尔衮的压迫,手中的关宁军又在山海关和顺军拼光了,不得不向多尔衮低头,剃发归降,随后带领清兵一口气把李自成赶到了山西。
在深思熟虑之后,吴三桂迅速召集众将进帐,商议大事。
他庄重地发布了奉太子旨令,和决定返攻山海关的军令。
同时,他详细阐述了当前形势的利害关系,以及太子的承诺:只要成功吸引李自成的精锐部队出京,太子殿下定会设法解救在京的关宁军家眷。
众将们对此感到十分诧异,但他们深知,在皇帝已不在的情况下,当朝太子的旨令意味着重大。
虽然京城已沦陷,太子也身陷顺军之中,但太子的旨令能够传递至此,足以说明这位太子殿下具备着非凡的智谋和手段。
更为关键的是,南方仍有大片土地控制在朝廷手中。
这一刻,所有将领都明白,如果能在这个关键时刻带着太子南迁,不仅是从龙之功,还将是一项不朽的功绩。
这不仅关乎关宁军的生存,更是自己这些人将来的荣华富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吴三桂的引导之下,关宁集团的众将军终于下决心,京城正在发生的事,让他们明白投降李自成绝不是一条好的出路,不如拼一下。
下定决心之后,众将立即开始了军事部署,两万关宁军攻打山海关,绝对可以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况且现在的山海关守将唐通兵马甚少,也是关宁军的手下败将,拿下山海关当然不是问题。
玉田县令林之栋,刚刚沉入梦乡不久,就被门外急促的脚步声和小厮的急切呼喊唤醒。
得知城外关宁军有大动作,他匆忙穿好衣服,连鞋袜都来不及穿好,就登上了城墙查看情况。
只见城外,关宁军开始拔营,无数火把汇成一条明亮的洪流,浩浩荡荡向东北方向移动。
林之栋满脸困惑,关宁军不是应该进京朝见李自成吗?为何突然转向东北? 就在林之栋疑惑不解时,师爷也匆匆赶到城墙,看到眼前的景象同样一头雾水。
他低声询问林之栋:“老爷,如此大的变故,我们是否需要禀报京城派来的上使?” 林之栋叹了口气,知道这么大的事情瞒不住,便点了点头。
正当他们商议之时,一支骑兵来到城墙下,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