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活着,才有希望
关灯
小
中
大
望海堂,又被称作“万卷藏书楼”,坐落于医巫闾山的绝顶大望海山上。
这里曾是东辰人皇王耶律倍的私人藏书楼,藏书之广,几乎可与中原皇室典藏比肩。
从医学、文学、佛学经典,到绘画、汉学、法术秘卷,无所不包。
相传,这些书籍大多是当年耶律倍倾尽重金,一点点从中原搜集而来。
连年战乱,令许多典籍在中原几近失传,可这里,却可能仍然存有。
李思穆年幼时,便仰慕这位人皇王,心生向往,盼着有朝一日能亲眼见识这座藏书楼的风采。
只是…… 国破山河覆,物是人非。
此刻,她终于站在望海堂门前,却不是昔日仰望之心,而是带着另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心绪。
眼前的藏书阁高耸入云,宛如一座沉默的巨大宝藏。
他百无聊赖地咬着嘴里的稻草,伸了个懒腰,懒洋洋地想着: 昨夜萧钰明明是安排封崎陪这位花魁小姐四处走走的,可天一亮,封崎却莫名其妙地死活要把这差事推给他。
他平日里不是对萧钰唯命是从的吗?怎么突然转了性子? 真是麻烦。
陪姑娘逛山逛书楼,没意思得很,还不如睡个懒觉。
可就在他满心无聊之际,余光瞥见身侧的少女微微仰头,凝视着门楣上的匾额,眸色深远,唇角轻叹: “这位契丹儒者,终于可以魂归故土,与他的收藏长眠于此,应该是开心的吧……” 花舞的语气透着些许感慨,像是在和眼前的山川对话。
白衍初原本懒洋洋的神色稍稍一动,目光斜斜扫了她一眼,忽然问道: “李姑娘,想必是见过这位儒者的吧?” 声音漫不经心,像是随口一问,却精准地捕捉到了她话语中的线索。
花舞微微一怔。
许久没人称呼她的姓氏了,听着竟有些陌生。
怔了片刻,她才浅浅一笑,点头:“嗯呐,曾有一面之缘。
” 被问得有些猝不及防,她本是随口一叹,却没想到身旁这看似吊儿郎当的少年,心思竟如此细腻,随意几句话便剥开了她言语间的蛛丝马迹。
白衍初见她眼神微闪,忽然来了点兴致,挑了挑眉,随意地道: “后世人都说,他流亡中原后,本性显露,嗜饮人血,甚至在姬妾手臂上刺洞吸血;侍婢若犯了错,他便以火烫身,甚至挖掉她们的眼珠。
他的妻子夏氏更是因惧怕他,最终削发为尼。
啧啧……李姑娘,你见过的人,真是挺有意思。
” 这语气,分明是带着几分调侃的。
坊间关于这位人皇王的八卦轶事,五花八门,褒贬参半。
毕竟陈年旧事已难考据,茶楼酒肆的说书先生如何编排,全凭一张巧嘴。
花舞微微偏头,沉思片刻,答得格外谨慎: “奴家也仅仅是在很小的时候,见过这位东丹王一面。
他自大辽出逃时,随侍左右的是一位丰采卓然的高美人。
可没过多久,高美人便香消玉殒。
而他的汉族王妃夏氏,最终却是遁入空门。
不过……” “不过,人皇王的正妻述律氏,如今早该改口称萧氏,依旧稳坐东辰国的摄政皇太后之位。
” 萧钰自藏书楼内缓步而出,半是唏嘘半是调侃,将她未尽之言替她补完。
她笑眯眯地走近,轻轻拍了拍花舞的肩膀,语调轻松而带着点揶揄: “从来不缺能与帝王平起平坐的女人。
而耶律氏,就算有登天之能,也难逃命运的长河里,蹦出一两个同胞兄弟,将他的辉煌人生画上句号。
” 李思穆微微一怔,小脸顿时染上一层浅浅的霞色,像一
这里曾是东辰人皇王耶律倍的私人藏书楼,藏书之广,几乎可与中原皇室典藏比肩。
从医学、文学、佛学经典,到绘画、汉学、法术秘卷,无所不包。
相传,这些书籍大多是当年耶律倍倾尽重金,一点点从中原搜集而来。
连年战乱,令许多典籍在中原几近失传,可这里,却可能仍然存有。
李思穆年幼时,便仰慕这位人皇王,心生向往,盼着有朝一日能亲眼见识这座藏书楼的风采。
只是…… 国破山河覆,物是人非。
此刻,她终于站在望海堂门前,却不是昔日仰望之心,而是带着另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心绪。
眼前的藏书阁高耸入云,宛如一座沉默的巨大宝藏。
他百无聊赖地咬着嘴里的稻草,伸了个懒腰,懒洋洋地想着: 昨夜萧钰明明是安排封崎陪这位花魁小姐四处走走的,可天一亮,封崎却莫名其妙地死活要把这差事推给他。
他平日里不是对萧钰唯命是从的吗?怎么突然转了性子? 真是麻烦。
陪姑娘逛山逛书楼,没意思得很,还不如睡个懒觉。
可就在他满心无聊之际,余光瞥见身侧的少女微微仰头,凝视着门楣上的匾额,眸色深远,唇角轻叹: “这位契丹儒者,终于可以魂归故土,与他的收藏长眠于此,应该是开心的吧……” 花舞的语气透着些许感慨,像是在和眼前的山川对话。
白衍初原本懒洋洋的神色稍稍一动,目光斜斜扫了她一眼,忽然问道: “李姑娘,想必是见过这位儒者的吧?” 声音漫不经心,像是随口一问,却精准地捕捉到了她话语中的线索。
花舞微微一怔。
许久没人称呼她的姓氏了,听着竟有些陌生。
怔了片刻,她才浅浅一笑,点头:“嗯呐,曾有一面之缘。
” 被问得有些猝不及防,她本是随口一叹,却没想到身旁这看似吊儿郎当的少年,心思竟如此细腻,随意几句话便剥开了她言语间的蛛丝马迹。
白衍初见她眼神微闪,忽然来了点兴致,挑了挑眉,随意地道: “后世人都说,他流亡中原后,本性显露,嗜饮人血,甚至在姬妾手臂上刺洞吸血;侍婢若犯了错,他便以火烫身,甚至挖掉她们的眼珠。
他的妻子夏氏更是因惧怕他,最终削发为尼。
啧啧……李姑娘,你见过的人,真是挺有意思。
” 这语气,分明是带着几分调侃的。
坊间关于这位人皇王的八卦轶事,五花八门,褒贬参半。
毕竟陈年旧事已难考据,茶楼酒肆的说书先生如何编排,全凭一张巧嘴。
花舞微微偏头,沉思片刻,答得格外谨慎: “奴家也仅仅是在很小的时候,见过这位东丹王一面。
他自大辽出逃时,随侍左右的是一位丰采卓然的高美人。
可没过多久,高美人便香消玉殒。
而他的汉族王妃夏氏,最终却是遁入空门。
不过……” “不过,人皇王的正妻述律氏,如今早该改口称萧氏,依旧稳坐东辰国的摄政皇太后之位。
” 萧钰自藏书楼内缓步而出,半是唏嘘半是调侃,将她未尽之言替她补完。
她笑眯眯地走近,轻轻拍了拍花舞的肩膀,语调轻松而带着点揶揄: “从来不缺能与帝王平起平坐的女人。
而耶律氏,就算有登天之能,也难逃命运的长河里,蹦出一两个同胞兄弟,将他的辉煌人生画上句号。
” 李思穆微微一怔,小脸顿时染上一层浅浅的霞色,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