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关灯
    句话就知道了,这就是从天而降一笔财货――刚才王氏收拾的快,她没怎么看清,但也能估计出来,少则□□匹,多则十一二匹的尺头,除了放在最上头的夏布,其余的都是绸缎。

     因为家里有王氏这个织绸卖绸的人,隔着门户孙氏也知道这值多少――知府人家出来作礼的自然不会是什么差的东西,那一堆至少就是二十来两银子!至于那些小玩意儿孙氏倒是没有在乎,那些东西也就是空好看,平常他们嫌贵不会买,但价格其实不高,到手了也卖不出去。

     然而即使是这样,那也是二十两银子,老二赵福一家一年也就差不多有这么多进项。

    就因为一个小闺女晚上出门走了一趟就有了!她可想不到,这是莺莺回来了,若是莺莺没有回来,赵吉家里可就失了一个女儿! 清楚了这些东西的来历,孙氏就更起劲了。

     “嗳!原来是侄女儿福大命大,这一趟没事儿反而还给家里挣了一笔!这可好,正好你二叔的夏衣不成样子了,我琢磨着与他扯布做一件新的。

    既然侄女带来了好夏布,就分些给你二叔,也让她享享侄女儿的福!” 第9章 赵莺莺并不记得太多小时候的事情,虽然七岁的孩子已经能记得很多,但更多的是被忘记的。

    更何况她七岁之后就被拐卖,这边的事情时间久了自然会被淡忘。

     所以她还记得她家,记得爹娘,记得姐姐哥哥,记得小妹,记得奶奶,大概是因为小时候亲近的多,心里也就记得清楚。

     至于有些冷漠的大伯母,以及她一家。

    相当胡搅蛮缠的二伯母,以及她一家。

    赵莺莺并没有什么记忆――按理说这样凶的伯母应该怕的不得了,从而印象深刻的。

    但或许是爹娘保护他们这些儿女保护的极好,总之她的记忆里并没有这位二伯母。

     更加不知道,她能是一个这样浑的人!赵莺莺不要说见过了,就连听都没听过。

     不过这也是赵莺莺见识受限的关系,她之前的经历,不是在宛平县刘家,就是在皇宫里。

    皇宫里自然不必说,没有这样的事儿。

    宛平县刘家......她那时候没什么出门的机会。

     实际上孙氏这样的难缠妇人,虽说不是遍地都是,在市井之中也有不少的。

     赵莺莺没见识过孙氏这样的妇人,应付不了,也不该应付。

    再怎么说那也是个长辈,赵莺莺做侄女儿的要她的强,她立刻能撒泼出去,让满巷子的人都知道。

    王氏可不会让女儿吃这个亏! 这种事王氏是有老了经验的,才不管孙氏干嚎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