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10(18)
关灯
小
中
大
多年来,云师大传承弘扬西南联大精神,秉承西南联大师范学院服务云南的家国情怀,聚焦边疆民族地区教育问题,通过实施“万名校长培训”等强师工程,为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云师力量”。
“西南联大精神和历史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学习了解的。
此次培训与以往校长的技能培训不同,主要针对学员的教育理念、思想进行培训,让其对综合办学治校形成思考。
”云南师范大学万名校长培训计划项目办公室主任王世波说,校长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培养出一批基础教育的种子,可以进一步带动地方教育发展。
致敬经典学与思并重 培训期间,参训学员与云师大学生同起居、同管理,转换身份,集中学习,通过经典阅读、交流研讨、名家讲座等形式展开学习交流。
如何才能实现教育思想的提升和转变?培养阅读思考习惯是关键。
项目通过“40场名家讲座+20本专业经典阅读”让参训学员体验沉浸式阅读,通过深入思考什么是“好学生、好教师、好学校、好教育、好社会”等基本问题,培养学习型、教育家型校长。
同时,该项目还借助云南省万名校长培训计划项目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提升学员的学习效率和管理工作效率。
其间,为进一步探索云南校长培训模式,云师大面向全省征集受训学员践行培训理念成功案例,形成一批可参考借鉴的优秀校长教育事迹、学校发展典型案例、区域发展优秀经验;通过“调研报告+咨询报告+典型案例+理论成果+媒体报道”全面调研培训项目成效;《教育思想与实践》《杏坛撷粹》等一批批优秀论文及项目成果陆续出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5年来,该项目参训学员已实现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全覆盖,共名学员参训,9983人合格结业,合格率达99.26%,达到既定98%的合格率目标。
学有所长多形式赋能学生成长 作为一项立足云南基础教育长远发展的战略性规划项目,“万名校长培训计划”的成效是明显的。
“大部分学员,尤其是偏远地区学员培训返岗后在思想、认识、表达和工作热情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
近年来,在云岭大地,一大批骨干校长、具有乡土特色的基础教育学校涌现出来,成为云南边疆极具民族特色的基础教育学校。
”王世波如是说。
一万名参训学员中,绝大部分学员返岗后都被委以重用,并结合培训所学开展实践探索。
玉溪市龙潭中心学校、春和街道中心小学,探索建立茶园、草药园等劳动实践基地,在打造生态校园的同时培养学生们的劳动积极性、自理能力和责任感;在中越边境的金水河国门小学,探索建立乡村学校少年宫,20余项文体活动办得有声有色,让孩子们人人有特长、人人有梦想;在侨乡腾冲,在香樟文化、七彩文化的熏陶下,一代代香樟少年、七彩少年茁壮成长......而这一切的改变都离不开“万名校长培训计划”。
“一个学期的脱岗培训干货满满,在重拾阅读习惯的同时打开了我
“西南联大精神和历史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学习了解的。
此次培训与以往校长的技能培训不同,主要针对学员的教育理念、思想进行培训,让其对综合办学治校形成思考。
”云南师范大学万名校长培训计划项目办公室主任王世波说,校长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培养出一批基础教育的种子,可以进一步带动地方教育发展。
致敬经典学与思并重 培训期间,参训学员与云师大学生同起居、同管理,转换身份,集中学习,通过经典阅读、交流研讨、名家讲座等形式展开学习交流。
如何才能实现教育思想的提升和转变?培养阅读思考习惯是关键。
项目通过“40场名家讲座+20本专业经典阅读”让参训学员体验沉浸式阅读,通过深入思考什么是“好学生、好教师、好学校、好教育、好社会”等基本问题,培养学习型、教育家型校长。
同时,该项目还借助云南省万名校长培训计划项目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提升学员的学习效率和管理工作效率。
其间,为进一步探索云南校长培训模式,云师大面向全省征集受训学员践行培训理念成功案例,形成一批可参考借鉴的优秀校长教育事迹、学校发展典型案例、区域发展优秀经验;通过“调研报告+咨询报告+典型案例+理论成果+媒体报道”全面调研培训项目成效;《教育思想与实践》《杏坛撷粹》等一批批优秀论文及项目成果陆续出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5年来,该项目参训学员已实现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全覆盖,共名学员参训,9983人合格结业,合格率达99.26%,达到既定98%的合格率目标。
学有所长多形式赋能学生成长 作为一项立足云南基础教育长远发展的战略性规划项目,“万名校长培训计划”的成效是明显的。
“大部分学员,尤其是偏远地区学员培训返岗后在思想、认识、表达和工作热情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
近年来,在云岭大地,一大批骨干校长、具有乡土特色的基础教育学校涌现出来,成为云南边疆极具民族特色的基础教育学校。
”王世波如是说。
一万名参训学员中,绝大部分学员返岗后都被委以重用,并结合培训所学开展实践探索。
玉溪市龙潭中心学校、春和街道中心小学,探索建立茶园、草药园等劳动实践基地,在打造生态校园的同时培养学生们的劳动积极性、自理能力和责任感;在中越边境的金水河国门小学,探索建立乡村学校少年宫,20余项文体活动办得有声有色,让孩子们人人有特长、人人有梦想;在侨乡腾冲,在香樟文化、七彩文化的熏陶下,一代代香樟少年、七彩少年茁壮成长......而这一切的改变都离不开“万名校长培训计划”。
“一个学期的脱岗培训干货满满,在重拾阅读习惯的同时打开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