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保尔:我们工厂不收懒汉

关灯
    “让我们一起,为社会主义的光明未来而奋斗。

    ” 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映照出三位年轻革命者坚定的身影。

     1929年11月11日,基辅,第十二机械厂。

     秋末初冬,清晨的空气湿冷刺骨,但第十二机械厂的高炉早已点燃,蒸汽从各处管道呼啸而出,在厂区上空织成厚重的白雾。

    车间的铁门吱呀作响地打开,工人们陆续进入岗位。

     保尔·柯察金裹着厚工装,神色冷峻地穿梭于各车间之间。

    他不是为了巡视而巡视,而是真实地在“查岗”。

    作为副总工程师兼项目协调人,他早已脱离了单一负责第二车间的角色,而是全面负责整个五年计划转型项目的推进。

     早上六点,他从第一车间走出,脸色还算满意:“这批车工不错,两个班倒,速度稳、质量也合格。

    ” 随后他进入第三车间——情况大为不同。

     车间内零散几人正懒散地蹲在角落抽烟,有人假装查看图纸却打着哈欠,还有人站在机器旁,手里拿着工具却不动一下。

    传送带空转,工具柜里混乱不堪。

     保尔站在车间门口足足一分钟,没有人注意到他的存在,甚至有人背对他讲着小话。

     他冷笑一声,走上前,抓起一个工人肩膀就是一句:“这是干活的地方,不是疗养院。

    ” 那人吓得猛一转头,脸都白了。

     保尔转头看向整间车间,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压倒性的硬度: “从今天开始,我要盯住这车间。

    谁敢偷懒、谁搞怠工,自己卷铺盖滚!” 11月13日,会议室,下午两点。

     厂区西楼的一间小会议室里,气氛压抑而紧张。

    十余名被点名的“低效工人”被集中召来,坐在一排木椅上。

     站在讲台前的,是保尔与他的哥哥、厂长阿尔焦姆·柯察金。

     两人神情严肃,一左一右站定。

     阿尔焦姆率先开口,语气平静但不容置疑: “我们今天不搞形式,不谈流程。

    我们只谈一点——你们为什么不好好干活?” 有人低头,有人斜靠在椅背上,一副不屑的样子。

     保尔冷眼扫过每一个人,尤其停留在其中一名面色嚣张的青年身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彼得·安东诺夫。

    ”他点名,“你先说说,你昨天班上焊了几块支架?” 彼得慢悠悠地站起身,肩膀一歪:“我做了三块。

    反正你们不是都要改图纸吗?我做多了也白做。

    ” 此话一出,整个房间的气压仿佛骤然下降。

     保尔眯起眼:“所以你的意思是,工厂工作是不是干不干没所谓?” 彼得耸耸肩:“你们整天说‘五年计划’,说‘为人民服务’,可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