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梦的预兆

关灯
    :“虽为将,信必不留。

    ”王曰:“以为大将。

    ”何曰:“幸甚。

    ”于是王欲召信拜之。

    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

    ”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史记里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文是这个意思: 萧何说:“大王如果决计向东发展夺取天下,能够重用韩信,韩信就会留下来;如果不能重用他,韩信终究还是要逃跑的。

    ”汉王说:“我看在你的面子上让他做个将军吧。

    ”萧何说:“即使让他做将军,韩信也一定不会留下来的。

    ”汉王说:“那就让他做大将军。

    ”萧何说:“要是这样就太好了。

    ”于是汉王就说那我们把他想把韩信召来任命他为大将军就是了。

    萧何说:“大王您向来对人轻慢无礼,现在如果你任命韩信做大将军也像呼喊小孩儿一样,这样恐怕韩信最终还是会离去。

    大王您如果一定要任命他为大将军,就要把这个事搞得慎重其事,像模像样的,要有仪式感,我建议大王您不如设立一个拜将的坛场,选择个大吉大利的好日子,您自己事先沐浴斋戒,准备好所有拜任大将军的礼仪,那才像样。

    ” 跟着刘邦从沛县出来的樊哙、曹参、夏侯婴、王陵等将领们听到刘邦要设坛拜将的消息都很高兴,人人都满怀希望和信心的等待刘邦任命自己为大将军。

    但是当刘邦点名要韩信登坛接受大将军印和尚方宝剑时,一个二个都吃惊不小,当然也都不服气,心想我们跟着你刘邦从老家沛县一路杀出来,可以说个个都是出生入死的,都立下了赫赫战功,他韩信算个毛啊,从项羽那里跑过来,和十几个人一起闹事,要不是会吹牛皮才免于一死,大王还给了他一个小小的后勤干部当,已经算是混得不错了,到如今寸功未立、寸土未争,却突然之间当了三军统帅。

    这是什么道理啊?大王脑子进水了还是被整蛊下药了? 当然,樊哙等众将服也好,不服也好,韩信是如愿当上了大将军。

    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的地点是在当时叫南郑的地方(今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现在那里都还有个拜将坛,以后咱们都自由了约起一起去看看。

    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的时间是汉高祖元年(前206年)。

    那时候的韩信才27岁。

    韩信如愿以偿当上大将军了,就等着机会施展自己军事才能了。

     又说这汉王刘邦,虽然没有文化也没有专业知识和技能,但他有格局有抱负有一双慧眼。

    他没本事,但跟他打天下的人有本事啊,那么他最大的本事就是知人善任。

    刘邦取得天下后,有次在洛阳南宫摆设酒宴,与群臣讨论自己得天下而项羽失天下的原因,高起、王陵说道:“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

    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这段话是说陛下您安排人去打仗,取得胜利后您会把俘获的人和钱财分给手下,您不会独吞好处,都是与人有福同享,而项羽这个人就不一样,他对有本事的人嫉妒,对有功劳的人怀疑并加以迫害,属下有了成绩又不奖励,夺得了地盘又不给人好处。

    所以他项羽要败在陛下您的手里。

    刘邦笑着说,你们说的只是一方面,我能取得胜利最重要的是“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 刘邦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出谋划策,然后用计策去指挥战争而取得胜利这方面,我比不上张良;治理国家,统治百姓,管理财政,保障军需,我比不上萧何;统领三军指挥作战,而战必胜攻必克,我比不上韩信。

    这三个人都是人中龙凤,却都能为我所用,而项羽这个人,连一个人才范增他都用不好,所以他是注定要吃败仗,注定打不过我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确实,刘邦他的长处就是知人善任,比如他在任用韩信的事上,其实他对韩信并没有多少了解,但他相信萧何的眼光不会错,像萧何这样凡事谨慎样样周全的人都一再向他举荐韩信,而韩信既不是萧何亲戚也不是他门生,更不可能收受了韩信巨额贿赂,萧何为什么要竭力举荐韩信?无非就是因为萧何对韩信的了解以及萧何的直觉,而自己高高在上,哪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了解一个小人物?所以,他相信萧何,而萧何相信韩信。

    逻辑就这么简单。

     韩信当上大将军后,当然不能闲着,白天在众将士的质疑的目光和不服的情绪下集结操练、开会。

    晚上就研究目前全国军事形势,或去找自己的贵人萧何饮酒喝茶交流一下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分析和看法。

     那么韩信被拜为大将军后他做了哪几件大事呢?一个是给刘邦分析当今局势,出谋划策如何制定军事战略,他提出的“汉中策”,为刘邦制定出平定天下的基本方略,为刘邦指明了发展方向。

     第二个是征战四方,屡立战功:平定三秦,采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出其不意地拿下关中地区,为刘邦建立了打天下的稳固的根据地。

     破魏、代、赵、燕、齐诸国:在平定魏国、攻破代国后,又通过井陉之战,背水一战以少胜多击败赵军,并巧用“拔旗易帜”之计,使赵军军心大乱。

    之后收燕降齐,在潍水之战中,以水攻大破龙且二十万楚军,威名远扬,为刘邦赢得了宝贵的战略纵深。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韩信率三十万大军与刘邦会师,将项羽的楚军包围在垓下。

    他命将士夜里唱楚国民歌,瓦解楚军军心,这就是着名的“四面楚歌”。

    项羽带兵突围后,汉军乘胜追击,楚军大败,项羽最终在乌江自刎,楚汉战争结束,刘邦夺得天下。

    项羽死后,刘邦改封韩信为楚王,定都下邳。

     侯本福端起油星夹杂着菜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