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癫狂病

关灯
    相声《癫狂病趣谈》(上) 角色: 1.小岳:逗哏,对中医知识略懂皮毛,爱表现。

     2.老孙:捧哏,较为稳重,负责拆台吐槽。

     舞台布置:简单的相声表演场景,一张桌子,桌上放着折扇、手帕等道具。

     开场:小岳和老孙从舞台两侧走上台,向观众鞠躬问好。

     小岳(满脸笑容,对着观众):“感谢各位衣食父母的热情掌声,今天我和老孙给大家说段相声。

    ” 老孙(微微欠身):“没错,希望能给大伙带来一乐。

    ” 小岳(神秘兮兮):“老孙,我最近研究了一门学问,老有深度了。

    ” 老孙(瞥他一眼):“哟呵,就你还研究学问呢?什么学问啊?” 小岳(一本正经):“中医!这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

    ” 老孙(点点头):“这我知道,中医确实博大精深,可你能研究出什么门道?” 小岳(手舞足蹈):“我跟你说,我最近看了《黄帝内经》,里面有一篇讲癫狂病的,可有意思了!” 老孙(疑惑):“癫狂病?这是啥病啊?” 小岳(清了清嗓子,模仿古代郎中的语气):“且听我道来。

    这原文是这样的——目眦外决于面者,为锐眦;在内近鼻者,为内眦;上为外眦,下为内眦。

    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甚作极已而烦心。

    候之于颜。

    取手太阳、阳明、太阴,血变为止。

    ”(边说边比划着眼睛、头的动作) 老孙(瞪大了眼睛):“停!你这噼里啪啦说的都是啥呀?一句都没听懂。

    ” 小岳(得意地笑):“瞧,这就显出我学问来了吧!我给你翻译翻译。

    眼角向外开裂于面颊一侧的,叫锐眦;内侧靠近鼻子的,叫内眦。

    上眼胞属于外眦,下眼胞属于内眦。

    癫病发作时,病人先是精神抑郁,不开心,脑袋沉还疼,眼睛往上看,眼珠子发红。

    等严重发作完,就心里烦乱。

    这时候得观察病人的脸色,然后针刺手太阳、阳明、太阴这几条经络,直到流出的血颜色变了,病就算治好了。

    ” 老孙(半信半疑):“就这么简单?你说得头头是道,要不你给我表演表演,人得这癫病啥样?” 小岳(立刻进入状态,表情沮丧,低着头,慢慢踱步):“哎呀,我不开心呐,这脑袋怎么这么沉呐,疼死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