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鬼令 甄后 宦娘

关灯
    1.鬼令 酒狂展先生的奇幻轶事在这座县城之中,教谕展先生声名远扬,他为人洒脱,颇具名士风范。

    然而,展先生有个嗜酒的癖好,且酒后行为狂放,全然不顾礼仪规范。

    每次醉酒归来,他都骑着马在殿阶上飞驰。

    殿阶上生长着许多古老的柏树,枝干粗壮,形态各异。

    一日,展先生又在醉酒后纵马狂奔,不慎撞上了一棵古柏。

    他的头部重重地磕在树上,顿时头破血流。

    他神情恍惚,嘴里喃喃自语:“子路怪罪我无礼,竟把我的脑袋打破了!”到了半夜,展先生便一命呜呼。

    邑中有个姓乙的商贩,平日里在乡间往来贩卖货物。

    一日,他外出归来,天色已晚,便借宿在一座古刹之中。

    古刹年代久远,四周静谧幽深,到了深夜,万籁俱寂,人迹罕至。

    某乙躺在简陋的床铺上,正准备入睡,忽然听到一阵嘈杂的脚步声和谈笑声。

    他好奇地起身,透过门缝望去,只见四五个人正捧着酒坛,走进古刹的一间偏殿,准备饮酒作乐,展先生也在其中。

    众人围坐一圈,几轮酒过后,其中一人提议以字为令,增添酒兴:“田字不透风,十字在当中;十字推上去,古字赢一钟。

    ”话音刚落,另一人紧接着说道:“回字不透风,口字在当中;口字推上去,吕字赢一钟。

    ”第三人也不甘示弱:“囹字不透风,令字在当中;令字推上去,含字赢一钟。

    ”第四人思索片刻,缓缓说道:“困字不透风,木字在当中;木字推上去,杏字赢一钟。

    ”轮到展先生时,他眉头紧皱,陷入沉思,一时竟想不出合适的字令。

    众人见状,纷纷笑着打趣:“既然想不出令,那就得接受罚酒。

    ”说着,便将一杯酒飞速地推到展先生面前。

    展先生眼珠子一转,突然兴奋地喊道:“我想到了!曰字不透风,一字在当中……”众人疑惑不已,笑着追问:“推作何物?”展先生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大声说道:“一字推上去,一口一大钟!”众人听后,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一阵大笑,笑声在古刹的夜空中久久回荡。

    酒局结束后,众人陆续出门离去。

    某乙并不知晓展先生已死,还暗自猜测他是不是罢官回乡了。

    待某乙回到县城,向旁人打听展先生的情况,这才得知展先生早已去世多时。

    回想起那晚在古刹的经历,某乙恍然大悟,原来自己遇到的竟是一群鬼。

     2.甄后 洛城奇恋:跨越时空的情劫洛城,有一位名叫刘仲堪的书生。

    他自幼木讷,却痴迷于典籍。

    平日里,他总是闭门苦读,鲜少与外界往来。

    一个寻常的日子,刘仲堪如往常一样,沉浸在书卷之中。

    忽然,一阵奇异的香气弥漫整个房间,紧接着,玉佩碰撞的声音不绝于耳。

    他惊讶地抬起头,只见一位美人袅袅婷婷地走了进来。

    美人头上的簪珥熠熠生辉,身后的侍从皆身着宫妆,仪态万千。

    刘仲堪吓得连忙伏地,美人见状,轻移莲步,将他扶起,微笑着说:“你怎么先前那般傲慢,如今却如此恭敬?”刘仲堪愈发惶恐,结结巴巴地说道:“不知是哪方天仙降临,我从未有幸拜识。

    之前又怎会冒犯到您呢?”美人笑意更浓:“才分别多久,你就这般糊涂!当初在那里专心磨砖的,不是你吗?”说罢,美人展开锦缎坐垫,摆上琼浆玉液,拉着刘仲堪相对而坐,一同饮酒畅谈。

    美人谈及古今之事,见解独到,知识渊博,令刘仲堪茫然不知如何回应。

    美人见状,轻叹道:“我不过去瑶池赴了一回宴,你历经几世,怎么聪明才智都消失殆尽了!”随即,她吩咐侍从端来水晶膏,让刘仲堪喝下。

    刘仲堪饮下后,只觉心神澄澈,思维敏捷。

    夜幕降临,侍从们纷纷离去。

    美人熄灭烛火,与刘仲堪共度良宵,极尽欢好。

    天还未亮,侍女们便再次齐聚。

    美人起身,妆容依旧精致,鬓发整齐,无需再作打理。

    刘仲堪恋恋不舍,苦苦追问美人的姓名。

    美人犹豫片刻,说道:“告诉你也无妨,只怕会让你更加疑惑。

    我是甄氏,而你,是公干的后身。

    当日你因我而获罪,我心中实在不忍。

    今日与你相聚,也算是报答你的一片痴情。

    ”刘仲堪又问:“魏文帝曹丕如今在哪里?”甄氏不屑地说:“曹丕不过是贼父曹操的平庸儿子罢了。

    我曾与他在富贵中嬉戏数年,过后便不再挂念。

    他因曹操的缘故,长久滞留幽冥,如今情况如何,我也不得而知。

    反倒是陈思王曹植,如今在天庭掌管典籍,我偶尔能见到他。

    ”正说着,一辆龙舆停在了庭院中。

    甄氏取出玉脂盒,赠送给刘仲堪,随后作别登车,在云雾的簇拥下离去。

    自那以后,刘仲堪文思泉涌,才华尽显。

    然而,他对甄氏思念成疾,整日神情恍惚,日渐消瘦。

    母亲见他如此,忧心忡忡,却又不知缘由。

    家中有一位老妪,看出了刘仲堪的心思,一天,她悄悄对刘仲堪说:“郎君,你是不是有心事?”刘仲堪见老妪似乎洞悉自己的心思,便将心中所想如实相告。

    老妪神秘一笑:“郎君不妨写封信,我能帮你送到。

    ”刘仲堪又惊又喜:“没想到您有这般异术,是我有眼无珠。

    若您真能帮忙,我定不会忘记您的大恩。

    ”于是,刘仲堪写好书信,交给老妪。

    老妪拿着信离去,半夜时分返回,兴奋地说:“幸好没误事。

    我刚到门口,门卫以为我是妖怪,差点将我捆绑起来。

    我拿出郎君的书信,他们才拿去通报。

    不一会儿,我就被唤了进去。

    夫人看了信,也忍不住落泪,说不能再与郎君相见。

    她正要提笔回信,我对她说:‘郎君如今身体羸弱,并非一封信就能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