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光鲜背后:老曹的遗憾与失落,财富如何成为负担?
关灯
小
中
大
,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所以如果你有一个很争气的儿女,那么你已经比很多有钱人幸福了,这也是有钱换不来的。
那是风水轮流转,这代到你家了,偷着乐吧。
如果儿女不肖,那么带来的失落感将是无法排解的,没有解决办法,毕竟这是关于人人都看重的未来,没有人不为未来操心。
并且几乎不可逆。
当然除非再生一个。
但是到了这个年纪,老婆一般都不能生了或者不愿意生了。
像有的人的选择一样,再弄一个小家?那带来的问题就更麻烦了,牵涉的事情就更多了,就是另一回事了。
好好的家庭和生意,因为有个二房而被闹得分崩离析的事多了。
并且再生一个就能争气吗? 可能有人会说还有一种解决办法,就是大号养废了,培养小号,儿子不行,好好培养孙子,但是那意味着什么?那意味着你辛辛苦苦了前半辈子,还要继续再辛辛苦苦下半辈子,还要去亲自培养孙子。
不争气的儿子自己可不会去培养孙子的,想培养他也没能力,也不放心让他去培养。
并且关键是你确定孙子不会像他爹一样吗?孙子一定会争气吗?一定能培养成功吗?……解决起来都没想象的那么简单,都是头疼事儿。
说到底,这是一个财富传承的问题。
人越到中年,越有点产业,无论大小多少,这个事情都越来越重要,越急切。
要是真没有也就算了,也就不用想那么多事儿了。
抓在手里的就是负担,抓住了再放下太难了,人性如此。
圣人的理想是立功、立德、立言,普通人没那么高的追求。
挣份家业,有儿孙继承,这就满足了。
可辛辛苦苦一辈子,儿孙却继承不了,更别提发扬光大了,半辈子的辛劳一下子就失去了意义。
别说坦然,别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别说不在乎,没到那个处境还真就无法切身体会感受。
王鼎钧说过一句话,所谓儿孙自有儿孙福,只能在父母力所不及之时用来强制宽解。
只要还能力有所及,谁不想给儿孙多留一点福呢? 好强半辈子的人,哪有那么容易轻易看开?都是辛辛苦苦挣得啊。
能看开早就看开了,也挣不下那份家业。
没有也就算了,有了却…谁能轻易甘心呐!还不如没有呢,还不如当初不那么拼命、少挣点呢。
不说了,我一直都在很努力的压着少讲一点,有些事情无法多聊。
忠言逆耳,良言苦口,难免不被某些人在感情上所接受。
只捡好听的说?还不如不讲呢!甜言蜜语听起来好听,谁都喜欢,就是在处理事情上一点帮助都没有。
有些话只能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私下里闲聊。
不能公开讲,一讲就是错。
就像良药、补药,很多人都是口中说着想吃,等一尝发现苦口马上就吐出来了。
并且有些人不能吃,吃了还上火,或者虚不受补。
在电视剧《天道》里面,有一个场景让人印象很深刻,丁元英的父亲死了之后,他的妹妹说,还是老汉心疼你呀,怕你为难,所以自己走了。
他们在去墓地的路上,妹妹问了一个问题,其实也是明知故问,她说,哥,假设真有那么一天,如果再有1万块钱就能把父亲救活,但是我们已经砸锅卖铁,实在凑不齐那1万块钱了,你觉得应该怎么办?丁元英很干脆的回答,那就让他死。
他妹妹无奈的回了一句话:你还是一个人过吧,没人能受得了你这样。
他妹妹是个聪明人,知道他哥说的是对的。
但是,真话不耐听,也知道他必然不会被他大哥那一类人所理解,而那类人是多数。
所以他只能独处,无法群居,只能孤独。
他选择的那条路就是一条孤独之路。
人不可能既选择走了窄门,又想着有一堆人同行,热热闹闹的,不甘寂寞。
很多股民都喜欢丁元英这个人物,都想做丁元英,但是其实根本做不到。
大多数人想要的,只是丁元英炒股赚钱的能力,而那种技巧恰恰被丁元英本人认为是雕虫小技,正是丁元英所不看重的,只是一个副产品。
丁元英所看重的东西,很多人不想要,给他他都不要,更做不到。
真的想做丁元英了吗?先过第一关,想站高处就不能惧寒,不能惧怕孤独。
高处必然是孤独的,甚至六亲不亲,自愿孤独终老,几个人愿意?我也不愿意,没有了亲情友情爱情,要那么多钱有啥用,生命的意义何在?很多人都是这种想法,所以我们只能是普通人,小富即安。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想捡金子,却不想弯腰,怕腰疼,或者丢不下那个面子,又觉得金子太重,拿着太累,那就没办法了。
不要羡慕别人金光闪闪的奖杯,要看到他们为此付出的血汗。
这么多年,我一直清晰的记得初中教室里挂的这幅书法,如在眼前。
就像以前文章中曾经说过的那样,大多数股民到股市来只是想赚钱。
想赚钱没有错,问题是他只想赚钱,不想付出,不想努力。
他的眼睛每天只盯着账户数字的变化
那是风水轮流转,这代到你家了,偷着乐吧。
如果儿女不肖,那么带来的失落感将是无法排解的,没有解决办法,毕竟这是关于人人都看重的未来,没有人不为未来操心。
并且几乎不可逆。
当然除非再生一个。
但是到了这个年纪,老婆一般都不能生了或者不愿意生了。
像有的人的选择一样,再弄一个小家?那带来的问题就更麻烦了,牵涉的事情就更多了,就是另一回事了。
好好的家庭和生意,因为有个二房而被闹得分崩离析的事多了。
并且再生一个就能争气吗? 可能有人会说还有一种解决办法,就是大号养废了,培养小号,儿子不行,好好培养孙子,但是那意味着什么?那意味着你辛辛苦苦了前半辈子,还要继续再辛辛苦苦下半辈子,还要去亲自培养孙子。
不争气的儿子自己可不会去培养孙子的,想培养他也没能力,也不放心让他去培养。
并且关键是你确定孙子不会像他爹一样吗?孙子一定会争气吗?一定能培养成功吗?……解决起来都没想象的那么简单,都是头疼事儿。
说到底,这是一个财富传承的问题。
人越到中年,越有点产业,无论大小多少,这个事情都越来越重要,越急切。
要是真没有也就算了,也就不用想那么多事儿了。
抓在手里的就是负担,抓住了再放下太难了,人性如此。
圣人的理想是立功、立德、立言,普通人没那么高的追求。
挣份家业,有儿孙继承,这就满足了。
可辛辛苦苦一辈子,儿孙却继承不了,更别提发扬光大了,半辈子的辛劳一下子就失去了意义。
别说坦然,别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别说不在乎,没到那个处境还真就无法切身体会感受。
王鼎钧说过一句话,所谓儿孙自有儿孙福,只能在父母力所不及之时用来强制宽解。
只要还能力有所及,谁不想给儿孙多留一点福呢? 好强半辈子的人,哪有那么容易轻易看开?都是辛辛苦苦挣得啊。
能看开早就看开了,也挣不下那份家业。
没有也就算了,有了却…谁能轻易甘心呐!还不如没有呢,还不如当初不那么拼命、少挣点呢。
不说了,我一直都在很努力的压着少讲一点,有些事情无法多聊。
忠言逆耳,良言苦口,难免不被某些人在感情上所接受。
只捡好听的说?还不如不讲呢!甜言蜜语听起来好听,谁都喜欢,就是在处理事情上一点帮助都没有。
有些话只能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私下里闲聊。
不能公开讲,一讲就是错。
就像良药、补药,很多人都是口中说着想吃,等一尝发现苦口马上就吐出来了。
并且有些人不能吃,吃了还上火,或者虚不受补。
在电视剧《天道》里面,有一个场景让人印象很深刻,丁元英的父亲死了之后,他的妹妹说,还是老汉心疼你呀,怕你为难,所以自己走了。
他们在去墓地的路上,妹妹问了一个问题,其实也是明知故问,她说,哥,假设真有那么一天,如果再有1万块钱就能把父亲救活,但是我们已经砸锅卖铁,实在凑不齐那1万块钱了,你觉得应该怎么办?丁元英很干脆的回答,那就让他死。
他妹妹无奈的回了一句话:你还是一个人过吧,没人能受得了你这样。
他妹妹是个聪明人,知道他哥说的是对的。
但是,真话不耐听,也知道他必然不会被他大哥那一类人所理解,而那类人是多数。
所以他只能独处,无法群居,只能孤独。
他选择的那条路就是一条孤独之路。
人不可能既选择走了窄门,又想着有一堆人同行,热热闹闹的,不甘寂寞。
很多股民都喜欢丁元英这个人物,都想做丁元英,但是其实根本做不到。
大多数人想要的,只是丁元英炒股赚钱的能力,而那种技巧恰恰被丁元英本人认为是雕虫小技,正是丁元英所不看重的,只是一个副产品。
丁元英所看重的东西,很多人不想要,给他他都不要,更做不到。
真的想做丁元英了吗?先过第一关,想站高处就不能惧寒,不能惧怕孤独。
高处必然是孤独的,甚至六亲不亲,自愿孤独终老,几个人愿意?我也不愿意,没有了亲情友情爱情,要那么多钱有啥用,生命的意义何在?很多人都是这种想法,所以我们只能是普通人,小富即安。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想捡金子,却不想弯腰,怕腰疼,或者丢不下那个面子,又觉得金子太重,拿着太累,那就没办法了。
不要羡慕别人金光闪闪的奖杯,要看到他们为此付出的血汗。
这么多年,我一直清晰的记得初中教室里挂的这幅书法,如在眼前。
就像以前文章中曾经说过的那样,大多数股民到股市来只是想赚钱。
想赚钱没有错,问题是他只想赚钱,不想付出,不想努力。
他的眼睛每天只盯着账户数字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