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关灯
    苏清词感到空气稀薄,有些呼吸困难,后知后觉是自己心跳的太快,始作俑者是裴景臣离得太近。

     “今晚不做了。

    ”苏清词说。

     他对这方面的需求并不多,偶尔几次没兴致,裴景臣不疑有他:“睡吧。

    ” 苏清词道:“我得去画室,你早点睡。

    ” 裴景臣发出一声很轻很轻,需要仔细听才能听见的“嗯”。

     这套两百平的复式楼房是裴景臣买的,楼下是会客厅,厨房,卧室和书房。

    楼上有一间健身房,剩下的全做画室所用。

     苏清词是个画家。

     十二岁得名师指点,十五岁崭露头角,十七岁闻名画坛。

     年少成名,风光无量。

     他十六岁所作《暮色》,被拍卖出两百万的天价,如今被收藏在法国某权贵之家的客厅里,凡是有亲朋好友登门,都要指着画炫耀一番:“看,这就是被誉为“拆那的莫奈”的成名作。

    ” 画室里杂而不乱,虽到处摆放着画布画框和五颜六色的颜料,却干净整洁,排放有序。

     然而,画室里最抢眼的不是这些随便拎一个出来都能引藏家争得头破血流的画作,而是窗台前平平无奇的几十个盆栽。

     里面种满了淡紫色的薰衣草。

     苏清词最喜欢薰衣草,因为裴景臣说他有着薰衣草的气质,跟薰衣草很配。

     苏清词先给它们浇水,对着这群生机勃勃的植物发了会儿呆,然后才去煮一壶咖啡,就着画室里独特的松节油的味道,细酌慢饮。

     夜很漫长,苏清词拿了画笔,蘸满颜料。

     他至少有些名气,有点才华,并非一无是处。

     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他这种在亲妈口中“快点去死的孽种”,也做到了在自己的领域内发光发亮,造福画坛。

     还是有点用处的吧…… 活着受人追捧,死后受人追悼,从天才变成天妒英才,再弄个风风光光的葬礼,朋友圈转发三天,沉痛哀悼。

     最悲痛的莫过于那些喜爱他作品的藏家,最兴奋的必然是靠他作品谋生的卖家。

     他前脚咽气,他那些画作立即就能狂翻五十倍。

     以一己之“死”让他们赚的盆满钵满,算不算造福一方? 苏清词十分讽刺的想。

     浓烈的笔触在画布上拖出狰狞的疤。

     画了半个月的半成品终究还是废了,苏清词烦躁的把画布扯下来,塞进垃圾桶。

     窗外大雪纷飞,屋里明明暖气很足,他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