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关灯
    良久,上方传来?一问。

     卫瑾瑜道:“一则,督查院考试,并不限出身,学生符合报考条件。

    ” “二则,督查院纠劾百司,掌朝中风纪,阁老又以清正著称,朝中有言,六部浑浊如泥,独督查院濯濯如清流,不仅学生,凡是有志学子,只要有机会?,无人不想考督查院。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上方骤然传来?一声冷哼。

     “写策论那一套,在本辅这里?不管用。

    ” “督查院亦非任何人博名声的地方,六部浑浊如泥,独督查院濯濯如清流……本辅且问你,如果督查院同六部,同其?他地方一般无二亦浑浊如泥,你当如何?” 卫瑾瑜沉默。

     顾凌洲视线凌厉压下,问:“怎么?答不出来?了?” 卫瑾瑜摇头,道:“学生只是觉得,清与浊之分,未必像黑与白?一般。

    立身清正,即便在污泥中行走,衣袂自清,立身不正,即便置身清溪,亦脏污不堪。

    六部浑浊如泥,亦有殉道君子,圣人常言,水至清则无鱼,阁老掌督查院这么多年,呕心沥血,于污淖中保督查院清正之名,拳拳爱民之心,不应简单草率以清浊断,而应以民心,以圣心,以史册,以后世,以千秋断。

    ” “这也是漂亮话?。

    ” 顾凌洲面不改色问:“如果民心、圣心、史册、后世、千秋,都给?不了公论公断呢?” 少年缓缓抬眸,平静道:“那就想办法让他们知道。

    ” “如何让他们知道?” “以律法,以公理,以血,以命,以道。

    除此外?,还需一把趁手好刀。

    ” 顾凌洲凝望着少年眸底无声燃烧的幽火,好一会?儿,问:“刀在何处?” 卫瑾瑜道:“学生知道,阁老近来?在为扬州织造一案发愁,只要阁老需要,学生便可做这把刀,替阁老扫清扬州污淖。

    ” ** 等卫瑾瑜退下,杨清进来?,见顾凌洲沉默立在案边,心事重重的模样,近前奉上盏热茶,问:“师父可择定人选了?” 顾凌洲道:“年纪不大,口气?不小,且伶牙俐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