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关灯
    手机语言是中文,海关摸索着看了一眼,又核实了一下她的记者证,确认信息无误后,便还给了她。

    她没有立刻伸手去接,问他今天是否能入境拉赫维,那个海关没好气地说:“进不去,进不去!你们这些当记者的难道没听说吗?前几天有人肉炸弹跑到机场附近引爆,这几天都不让蝗虫们走这里入境了。

    记者小姐,你要是想入境,就等明天吧。

    明天就不是我值班了,没准我的同事会心软放你进去。

    ” 三天前,为了报复苏尔坦对圣河南岸首都的轰炸,拉赫维的民间武装组织盖尔里又安排了两个会讲波塔语的人,假装成苏尔坦人在机场大巴上引爆了自己。

     这次爆炸事故造成了6个拉赫维人、3个苏尔坦机场工作人员丧生。

    而那6个不幸遇难的平民,全部都是往返圣河南北看望亲人的平民。

     沈念曾预想过入境戒严,但没想到会如此严格。

    她刚想继续争取,那个海关便溜之大吉了。

    身边的人开始唉声叹气,饥饿的小孩子哭闹不止,大声尖叫起来。

     这是她来到这片土地的第一天,还未入境,便已经意识到这次任务的艰难。

    机场老旧的玻璃倒映着外面橙黄色的天空,明明是碧空如洗,却仿佛笼罩着 一层阴霾,看着让人不安。

     于是,当天晚上她便被迫滞留在了机场,和那些疲惫不堪、满脸倦容的男女老少一同度过。

    幸运的是,第二天值班的海关小哥心情似乎格外不错,放行的速度明显快了许多。

    沈念排了五个小时的队后,终于顺利入境。

     随后,她坐上了联络人阿哈尔的车。

     阿哈尔是土生土长的拉赫维人,就职于拉赫维的独立电台,个头很高,皮肤粗糙,穿这白色Polo衫和牛仔裤,这身打扮在此处已经算得上体面。

     他受过高等教育,英文很好,一路上都想和沈念聊天,但她昨晚没有休息好,实在是太困,又要倒时差,一上车便沉沉睡了过去。

     等到了公寓后,她被人晃醒,看到了车窗外舒凡的脸。

     那一瞬间,她神智模糊不清,还以为自己在国内,下意识用中文道:“干嘛喊醒我?” 舒凡没来得及开口,身旁传来了一串含着笑意的阿拉伯语:“这个女人准是睡糊涂了!” 她迷茫地眨眨眼睛,看了眼驾驶座上陌生的中东男人,又看了眼车门前的舒凡,一股莫大的剥离感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