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关灯
小
中
大
之前封隋给他抹掉了零头,所以迟朔这么计算还钱的进度。
封隋接过钱,看也不看就揣进浅兜里,甚至懒得拿出钱包,随口问道:“你哪儿来的钱,你打工才不到三个月吧。
” 迟朔没有回答,说:“进去吧,趁现在门口排队的人不多。
” 51|49.爬山 【。
】 真实的情况与封隋想得大相径庭,打工的钱都用来补贴家用了,还有取暖器的电费。
这六百块钱是迟朔去黑市卖血的钱。
第一次尝试用自己的血换东西是在十岁,那时候献血站管理得不严格,他一个小孩子竟也被放进去了,他献血不是为了爱心,那么小的年纪对爱心没有什么具体的概念,只对肚子饿有具体的概念,迟欢饿得在家里哭,父亲不知道去了哪里,更没给兄妹俩留下生活费,存钱罐里的钱很快用光了,小迟朔只能垫着脚在垃圾桶里翻有没有能吃的东西,还差点吃坏肚子。
献血可以得到饼干和牛奶,这是小迟朔在观察了停在巷口的献血车好几天后得出的结论,于是他也去献血,结果抽血的医生拒绝了他,说他太小了,不符合条件,让他赶紧回家别捣乱。
医生脚边有三个塑料装箱,箱子里堆满了透明包装袋的面包和卫岗牛奶。
小迟朔站在那儿像颗小小的豆芽菜,目光钉在那些面包牛奶上。
直到穿着白大褂的工作人员把他驱逐下了车,他还恋恋不舍地望着车里的场景,那场景里有很多很多吃的,他的肚子里什么都没有。
献血站的工作人员没有注意到一个孩子的饥肠辘辘,徘徊在献血站附近收血的人却发现了。
他们不在乎迟朔的年龄,对所有因贫穷而陷入绝境的人们慷慨地一视同仁,五岁的穷人和九十五岁的穷人都是穷人,穷病需要钱来治,来这儿的穷人不是电视喜欢报道、深受人们爱戴敬畏的亡命之徒,他们是尘土,是垃圾,是能说话的聋哑人,小迟朔跟随那个大人走进这间废弃厂房改造而成的收血站,里面有乌泱泱的一片人,这里的地方比献血站大,人数是献血站的几十倍,但小迟朔听不到献血站里大人们聊天的欢声笑语。
这里安静得像一座坟。
*** 周末来鹭鸣山的游客不少,到了八点左右,有旅行团也抵达了鹭鸣山的南大门,封隋回头看排队处人山人海的情形,咋舌道:“幸好我们进来得快,这地方太吵了,晚五分钟我们就要在关卡那儿被旅行团挤死了。
” 迟朔手里捏着印了鹭鸣山水墨画的门票,仔细看门票背面的简易路线地图,问:“我们走哪条路?” 从南大门进去一共三条大岔路,向左向右和向前,任由游客挑选,岔路的分界中
封隋接过钱,看也不看就揣进浅兜里,甚至懒得拿出钱包,随口问道:“你哪儿来的钱,你打工才不到三个月吧。
” 迟朔没有回答,说:“进去吧,趁现在门口排队的人不多。
” 51|49.爬山 【。
】 真实的情况与封隋想得大相径庭,打工的钱都用来补贴家用了,还有取暖器的电费。
这六百块钱是迟朔去黑市卖血的钱。
第一次尝试用自己的血换东西是在十岁,那时候献血站管理得不严格,他一个小孩子竟也被放进去了,他献血不是为了爱心,那么小的年纪对爱心没有什么具体的概念,只对肚子饿有具体的概念,迟欢饿得在家里哭,父亲不知道去了哪里,更没给兄妹俩留下生活费,存钱罐里的钱很快用光了,小迟朔只能垫着脚在垃圾桶里翻有没有能吃的东西,还差点吃坏肚子。
献血可以得到饼干和牛奶,这是小迟朔在观察了停在巷口的献血车好几天后得出的结论,于是他也去献血,结果抽血的医生拒绝了他,说他太小了,不符合条件,让他赶紧回家别捣乱。
医生脚边有三个塑料装箱,箱子里堆满了透明包装袋的面包和卫岗牛奶。
小迟朔站在那儿像颗小小的豆芽菜,目光钉在那些面包牛奶上。
直到穿着白大褂的工作人员把他驱逐下了车,他还恋恋不舍地望着车里的场景,那场景里有很多很多吃的,他的肚子里什么都没有。
献血站的工作人员没有注意到一个孩子的饥肠辘辘,徘徊在献血站附近收血的人却发现了。
他们不在乎迟朔的年龄,对所有因贫穷而陷入绝境的人们慷慨地一视同仁,五岁的穷人和九十五岁的穷人都是穷人,穷病需要钱来治,来这儿的穷人不是电视喜欢报道、深受人们爱戴敬畏的亡命之徒,他们是尘土,是垃圾,是能说话的聋哑人,小迟朔跟随那个大人走进这间废弃厂房改造而成的收血站,里面有乌泱泱的一片人,这里的地方比献血站大,人数是献血站的几十倍,但小迟朔听不到献血站里大人们聊天的欢声笑语。
这里安静得像一座坟。
*** 周末来鹭鸣山的游客不少,到了八点左右,有旅行团也抵达了鹭鸣山的南大门,封隋回头看排队处人山人海的情形,咋舌道:“幸好我们进来得快,这地方太吵了,晚五分钟我们就要在关卡那儿被旅行团挤死了。
” 迟朔手里捏着印了鹭鸣山水墨画的门票,仔细看门票背面的简易路线地图,问:“我们走哪条路?” 从南大门进去一共三条大岔路,向左向右和向前,任由游客挑选,岔路的分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