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关灯
小
中
大
三个字的后面跟着一个小小的“巷”字。
原来这条巷子的名字叫做四尺玉。
“当年的巷牌比这个考究,是石头的,上面有精雕细琢的花纹,”男子的目光落在砖墙的某个地方,仿佛他刚刚见过这块考究的石牌似的,“后来因为城市的统一规划,这些街牌巷牌都换成了一模一样的铁牌。
” 青岫没有说话,回想自己刚才在垃圾池边看到那群孩子,目光只顾追踪着孩子们的身影,却完全没注意到巷子的石牌,否则“四尺玉”这个名字只要见过就绝不会忘记。
男子继续说道:“据说是因为这条巷子很窄,仅有四尺宽,再加上这里曾经住着一位老玉工,祖传的雕玉手艺,在整个老城都是数一数二的――所以这地方才会得了这么个名字。
” “这名字好听。
”青岫的手仍旧在『毛』衣口袋里,右手接触到的,除了那个瘪烟盒,还有一个小小的扁纸盒,两条窄窄的侧面有着粗粝的质感,仔细『摸』的话还能感觉到上面的划痕,那应该是红磷和玻璃粉――组成火柴盒摩擦层的必备用料。
“四尺玉巷”的铁牌下面贴着一张看起来较新的通知,大意是让辖区居民们抓紧时间去换二代身份证,落款日期是2005年12月7日。
由此判断,当下应该是2006年的早春,雨水或惊蛰的节气,大约二三月份的样子。
青岫对现实世界里的2006年印象不深,那时候自己还在上小学,父母亲还在,青峤也还在。
“是很好听。
四尺玉,仅仅作为一条巷子的名字有点可惜,它似乎配得上更好的东西。
”男子的声音将青岫拉回现实。
青岫的眼睑微垂,遮住了眼睛的神采。
2006年,世界上最大最美的烟花“四尺玉”还没有问世,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它只能属于一条老旧的巷子。
青岫又想起了刚来这个世界时所见到的那群孩子,也可以称之为孩子们的影子,它们欢叫跑跳,无忧无虑,穿着俭朴,看样子应该比2006年更早,或许是90年代初,甚至80年代。
“你对这儿很熟悉。
”青岫再次看向对方。
原来这条巷子的名字叫做四尺玉。
“当年的巷牌比这个考究,是石头的,上面有精雕细琢的花纹,”男子的目光落在砖墙的某个地方,仿佛他刚刚见过这块考究的石牌似的,“后来因为城市的统一规划,这些街牌巷牌都换成了一模一样的铁牌。
” 青岫没有说话,回想自己刚才在垃圾池边看到那群孩子,目光只顾追踪着孩子们的身影,却完全没注意到巷子的石牌,否则“四尺玉”这个名字只要见过就绝不会忘记。
男子继续说道:“据说是因为这条巷子很窄,仅有四尺宽,再加上这里曾经住着一位老玉工,祖传的雕玉手艺,在整个老城都是数一数二的――所以这地方才会得了这么个名字。
” “这名字好听。
”青岫的手仍旧在『毛』衣口袋里,右手接触到的,除了那个瘪烟盒,还有一个小小的扁纸盒,两条窄窄的侧面有着粗粝的质感,仔细『摸』的话还能感觉到上面的划痕,那应该是红磷和玻璃粉――组成火柴盒摩擦层的必备用料。
“四尺玉巷”的铁牌下面贴着一张看起来较新的通知,大意是让辖区居民们抓紧时间去换二代身份证,落款日期是2005年12月7日。
由此判断,当下应该是2006年的早春,雨水或惊蛰的节气,大约二三月份的样子。
青岫对现实世界里的2006年印象不深,那时候自己还在上小学,父母亲还在,青峤也还在。
“是很好听。
四尺玉,仅仅作为一条巷子的名字有点可惜,它似乎配得上更好的东西。
”男子的声音将青岫拉回现实。
青岫的眼睑微垂,遮住了眼睛的神采。
2006年,世界上最大最美的烟花“四尺玉”还没有问世,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它只能属于一条老旧的巷子。
青岫又想起了刚来这个世界时所见到的那群孩子,也可以称之为孩子们的影子,它们欢叫跑跳,无忧无虑,穿着俭朴,看样子应该比2006年更早,或许是90年代初,甚至80年代。
“你对这儿很熟悉。
”青岫再次看向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