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关灯
     航程一小时十五分钟,丁之童睡了整整一小时,既没有靠到他那边去,也不需要他给她盖毯子。

    直到闹钟响起,她醒来,去洗手间补了妆。

    人回到位子上,安全带灯刚好亮起,空乘广播开始降落。

    等到下了飞机,没有托运的行李,直接过海关,再去入境处,排队的时候开了电脑,收信回信。

     这一连串的操作,甘扬全都看着,不用问也知道这是重复过无数次的结果。

    他发现自己还是会怕她辛苦,为她心疼,却也知道她不需要。

     但等到走出河内国际机场,又轮到丁之童叹为观止。

     扑面而来的是中南半岛的滚滚热浪,虽然纬度其实跟香港差不多,但空调设定的温度远没有那么变态冷,半开放式的环境也更多。

    甘扬对此地熟门熟路,换了手机卡,在zingchat上发信息给司机,很快接上头,带着他们上了一辆普拉多进城。

     遥望远处新城区灯光斑斓的大厦,车子穿过颓败的市井,喧闹的街道,还有路边摆摊的三轮车后面盛宴一般的热带水果,那种反差感十足的赛伯朋克。

    即使夜已经深了,每个路口仍旧满是呼啸而过的摩托车,黑压压一片飞奔疾驰,叫人觉得既熟悉又陌生。

    甚至还包括车上在放的歌,听调子是小刚的《黄昏》,但歌手却是个唱越南语的女声。

     司机会几句英文,甘扬也会几句越南话,再靠googletranslate加持,一路给两个初来乍到的人介绍。

    丁之童知道了这个城市的面积在过去的几年当中扩大几倍,古街区现在的地价是整个越南最贵的,也知道了巴亭郡集中着几乎所有的政府机关和外国使馆,但最叫她印象深刻的还是甘扬不经意的一句话:“我第一次来的时候,这里还不是这样的,只有老城……” 司机问:“是哪一年?” 甘扬回答:“2010。

    ” 那时,霓虹的流光正好扫过车厢,他短暂地望了丁之童一眼。

     丁之童也看着他,2010,那年11月,他离开纽约之后就来了这里。

    本以为他告诉她的已经够多了,结果却发现自己还想知道他的后来的经历,甚至超过了那些与她相关的往事。

     车子开到古街区一家酒店门口,三个人办了入住,各自去房间。

     这一次,是丁之童先发了消息给甘扬,说:有时间吗?我们聊几句。

     那边几乎立刻就回过来:露台酒吧见。

     酒吧?她存心问。

     甘扬回:等我烧点热水,再拿上我的保温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