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崩溃的大西军
关灯
小
中
大
帝】
【这位落魄天子被安置在贵州安龙的简陋行宫,成为大西军“联明抗清”的旗帜】
【就在第二年,安西王李定国率军北伐,战象踏破衡州城墙。
清敬谨亲王尼堪被阵斩,定南王孔有德自焚而亡。
“两蹶名王,天下震动!”长江以南的抗清烈火,因孙可望援援不断运送而来的粮饷与李定国所率领的精兵重燃希望。
】 “终于接上了,朕记得前面说过,西南有一场大乱,后来还是派出洪承畴才最终平定了西南。
” 盛京城内的皇太极刚刚派出了大量探子去北京城探听明军动向。
他深知随着天幕一出来,未来的历史必将发生变化,如果他仍然按着天幕所讲的那样去等着洪承畴率领十三万明军来到锦州城下,那不是他是傻逼,就是崇祯是个大傻逼。
此时,皇太极有一种感觉,随着天幕一出,未来他极可能再等不到洪承畴这样的一个名将了。
虽然省下了一顶绿帽子,但是因为天下人都已经知道了这件事儿,皇太极感觉自己这顶帽子就算不想戴都摘不下来了。
“对了,还有你这个老十四?” 皇太极看了一眼多尔衮,突然间觉得不是那么难堪了,毕竟还有一个比自己更倒霉的大冤种呢。
自己不过是舍出了一个妃子,而多尔衮他付出的可是一个皇位啊。
【就当汉人们又一次燃起了希望之时,一直被压抑着的大西四王的矛盾却在突然间暴发了.....】 【首先是定北王艾能奇在川北作战中战死,然后是经营后方的孙可望自称“国主”,龙袍加身。
然而,随着李定国名扬天下,大西军内部形成了两个阵营.....】 【李定国虽然战功赫赫,但却没有多少政治头脑,他选择了俯身对永历帝行君臣大礼,并被明朝策封为晋王,改名为朱定国】 【这是南明朝的第二个国姓爷。
朱定国与东南的另一位国姓爷朱成功,一东一西,形成了南明反清复明的最大一股浪潮】 【就在朱定国被封为晋王之前,孙可望早在一年前就已经强迫永历皇帝封他为秦王,明朝洪武年间最尊贵的两个王号再加上蜀王刘文秀,从此就落入了大西军余部之手】 秦王朱樉、晋王朱棡,此时很想对着天幕大骂,为什么不是封其他的王号,比如湘王、宁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想了一想,李自成是从西安一路打向北京城的,恐怕秦、晋两支比燕王一系灭亡的还早。
“不过,本王的子孙多达上万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清敬谨亲王尼堪被阵斩,定南王孔有德自焚而亡。
“两蹶名王,天下震动!”长江以南的抗清烈火,因孙可望援援不断运送而来的粮饷与李定国所率领的精兵重燃希望。
】 “终于接上了,朕记得前面说过,西南有一场大乱,后来还是派出洪承畴才最终平定了西南。
” 盛京城内的皇太极刚刚派出了大量探子去北京城探听明军动向。
他深知随着天幕一出来,未来的历史必将发生变化,如果他仍然按着天幕所讲的那样去等着洪承畴率领十三万明军来到锦州城下,那不是他是傻逼,就是崇祯是个大傻逼。
此时,皇太极有一种感觉,随着天幕一出,未来他极可能再等不到洪承畴这样的一个名将了。
虽然省下了一顶绿帽子,但是因为天下人都已经知道了这件事儿,皇太极感觉自己这顶帽子就算不想戴都摘不下来了。
“对了,还有你这个老十四?” 皇太极看了一眼多尔衮,突然间觉得不是那么难堪了,毕竟还有一个比自己更倒霉的大冤种呢。
自己不过是舍出了一个妃子,而多尔衮他付出的可是一个皇位啊。
【就当汉人们又一次燃起了希望之时,一直被压抑着的大西四王的矛盾却在突然间暴发了.....】 【首先是定北王艾能奇在川北作战中战死,然后是经营后方的孙可望自称“国主”,龙袍加身。
然而,随着李定国名扬天下,大西军内部形成了两个阵营.....】 【李定国虽然战功赫赫,但却没有多少政治头脑,他选择了俯身对永历帝行君臣大礼,并被明朝策封为晋王,改名为朱定国】 【这是南明朝的第二个国姓爷。
朱定国与东南的另一位国姓爷朱成功,一东一西,形成了南明反清复明的最大一股浪潮】 【就在朱定国被封为晋王之前,孙可望早在一年前就已经强迫永历皇帝封他为秦王,明朝洪武年间最尊贵的两个王号再加上蜀王刘文秀,从此就落入了大西军余部之手】 秦王朱樉、晋王朱棡,此时很想对着天幕大骂,为什么不是封其他的王号,比如湘王、宁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想了一想,李自成是从西安一路打向北京城的,恐怕秦、晋两支比燕王一系灭亡的还早。
“不过,本王的子孙多达上万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