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关灯
小
中
大
王扬信誓旦旦。
既然答应明天接阿五进城玩,那今天就把活清了! 刘昭只觉喜从天降,抚掌道: “好!既然之颜如此勤勉,我又岂能独眠?!来!开始吧!” 王扬:意思我听懂了,怎么感觉哪里不对??? 庾于陵见二人热血沸腾的样子,也上了头:“我也不睡了!侍奉老师和王兄到天亮!” 刘昭摆手:“不用你侍奉,你赶快回家,总在这儿住算是怎么回事?” 庾于陵不满父亲对郡学一事的冷漠态度,忿忿道:“我不回去!那个家我呆都不想呆!” “你这是什么话?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你虽劝谏父亲不成,却不可生怨怼之心。
我之前同意你暂住郡学,是让你秉承‘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之意。
现在你父亲的火应该也消了,你也当回去尽人子之道。
再说你就快定品了,若是因此事被清议所贬,那就是我这个做老师的罪过了。
” “清议”即乡论,是同乡土绅对一个人形成的风评。
魏晋之时,清议是“九品中正”选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了南朝,九品中正制日趋僵化,清议的作用也开始减弱,但仍然不可轻视。
即便官员犯了清议,也会受到处罚,严重者甚至被“禁锢终身”,也就是终身不能做官。
见庾于陵还是不情不愿的样子,刘昭严肃说道:“如果你还认我做老师,就马上回家!” 庾于陵叹了口气,向老师作揖道:“学生遵命。
” ...... “回来了?” 一个身着青白长衫的瘦高男子正在花园中作五禽戏,缓缓舒展手臂,淡然问道。
这便是新野庾氏中最有名望的一人,也是荆州土族的领袖庾易。
“是。
”庾于陵看着父亲这云淡风轻的态度,便觉得心中憋闷。
“回房读书吧,十月去国子学。
” 庾于陵握紧拳头,酝酿再三说道:“儿子不去。
” 庾易两臂弯曲,沉肩坠肘,继续练功:“你在郡学学习三年,本来卒业后就要入国子学的。
” “儿子知道,但若郡学被废,儿子便留在荆州,助老师重新复学。
学不复,不离荆。
” 庾易手臂上动作一停,缓缓收势,看向庾于陵:“你去国子学,走的是家世门荫,而非郡学举荐。
” “是,但儿子既然在郡学卒业,便不会眼看着学校被废!” “你能如何?”庾易
既然答应明天接阿五进城玩,那今天就把活清了! 刘昭只觉喜从天降,抚掌道: “好!既然之颜如此勤勉,我又岂能独眠?!来!开始吧!” 王扬:意思我听懂了,怎么感觉哪里不对??? 庾于陵见二人热血沸腾的样子,也上了头:“我也不睡了!侍奉老师和王兄到天亮!” 刘昭摆手:“不用你侍奉,你赶快回家,总在这儿住算是怎么回事?” 庾于陵不满父亲对郡学一事的冷漠态度,忿忿道:“我不回去!那个家我呆都不想呆!” “你这是什么话?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你虽劝谏父亲不成,却不可生怨怼之心。
我之前同意你暂住郡学,是让你秉承‘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之意。
现在你父亲的火应该也消了,你也当回去尽人子之道。
再说你就快定品了,若是因此事被清议所贬,那就是我这个做老师的罪过了。
” “清议”即乡论,是同乡土绅对一个人形成的风评。
魏晋之时,清议是“九品中正”选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了南朝,九品中正制日趋僵化,清议的作用也开始减弱,但仍然不可轻视。
即便官员犯了清议,也会受到处罚,严重者甚至被“禁锢终身”,也就是终身不能做官。
见庾于陵还是不情不愿的样子,刘昭严肃说道:“如果你还认我做老师,就马上回家!” 庾于陵叹了口气,向老师作揖道:“学生遵命。
” ...... “回来了?” 一个身着青白长衫的瘦高男子正在花园中作五禽戏,缓缓舒展手臂,淡然问道。
这便是新野庾氏中最有名望的一人,也是荆州土族的领袖庾易。
“是。
”庾于陵看着父亲这云淡风轻的态度,便觉得心中憋闷。
“回房读书吧,十月去国子学。
” 庾于陵握紧拳头,酝酿再三说道:“儿子不去。
” 庾易两臂弯曲,沉肩坠肘,继续练功:“你在郡学学习三年,本来卒业后就要入国子学的。
” “儿子知道,但若郡学被废,儿子便留在荆州,助老师重新复学。
学不复,不离荆。
” 庾易手臂上动作一停,缓缓收势,看向庾于陵:“你去国子学,走的是家世门荫,而非郡学举荐。
” “是,但儿子既然在郡学卒业,便不会眼看着学校被废!” “你能如何?”庾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