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关灯
小
中
大
”
王扬道:“没事,我来想办法。
” 黑汉无比感激地看着王扬。
他来前特意求薛队主给的假,最怕的便是王扬不愿相助。
毕竟,王扬已经帮他帮得够多了。
...... 王扬思考了一下,还是决定带黑汉去找刘昭,请刘昭帮忙。
刘昭这个人有两个大好处,一是心思纯粹,二是与人为善。
也不会深究黑汉是怎么从一个戍卒变成王扬的临时侍从的。
他听王扬说完,为难道:“军中我实在说不上话呀。
” 王扬趁机道:“如果能直接脱兵籍的话更好。
” 黑汉嘴唇一抖,他之前有过这种奢望,还曾在王扬面前特意提过此事,甚至他最初讨好王扬的目的也是这个。
可王扬当时没有任何表示,他也就息了心思。
可没想到公子竟然还记得! 刘昭眉头紧锁: “脱兵籍?这种事更难! 正规的军户放免都需要报尚书省去籍,一般要么是立了奇功,要么是天子发明诏恩赏脱籍。
下诏的话,前朝孝武帝时曾经有过两次,都是特典。
本朝开国以来,还从未有过。
私下请托的以前不少,但自从检籍之后,管理就越发严苛了......” 刘昭在给王扬想户籍解决办法时便提过一次“检籍”,今天是第二次提。
王扬对南齐历史不熟,但却知东晋、刘宋都曾有过“检籍”之举。
“检籍”是检查户籍的简称,简单来说就是清查户口。
自五胡乱华、北方沦陷之后,大批北人南渡,造成户籍混乱。
一方面,世家大族藏匿人口,将百姓纳为自已的私奴私兵。
另一方面,很多百姓或为生存,或为求晋身之阶,也愿意托庇于土族, 还有不少人为了免除赋税兵役,或花钱冒籍土族,或假死逃籍,或收卖办事文书,改换年龄,总之各有妙招。
时间越长,其弊越甚,最后导致在籍百姓越来越少,户口簿册,谬误百出。
为了维系国力,东晋和刘宋都曾施行过不止一次的检籍。
南齐也和前两朝一样,从开国伊始便实施检籍之策,当今天子登基后,又大力推进检籍进程,不仅严峻法令,重惩冒籍者,还设立校籍衙司,专门督检户籍,甚至曾因此政策激起了震惊全国的叛乱。
王扬此时并不知道南齐检籍的具体情况,更不知道他在不久的将来,会被搅到这场已经结束了四年之久的叛乱余波中去。
“不过我倒有个主意。
”刘昭突然说道。
“六日后白虎道场论学,王爷赏胜者十万钱。
你若胜了,便谢绝钱财,向王爷讨个恩赏。
” 黑汉无比感激地看着王扬。
他来前特意求薛队主给的假,最怕的便是王扬不愿相助。
毕竟,王扬已经帮他帮得够多了。
...... 王扬思考了一下,还是决定带黑汉去找刘昭,请刘昭帮忙。
刘昭这个人有两个大好处,一是心思纯粹,二是与人为善。
也不会深究黑汉是怎么从一个戍卒变成王扬的临时侍从的。
他听王扬说完,为难道:“军中我实在说不上话呀。
” 王扬趁机道:“如果能直接脱兵籍的话更好。
” 黑汉嘴唇一抖,他之前有过这种奢望,还曾在王扬面前特意提过此事,甚至他最初讨好王扬的目的也是这个。
可王扬当时没有任何表示,他也就息了心思。
可没想到公子竟然还记得! 刘昭眉头紧锁: “脱兵籍?这种事更难! 正规的军户放免都需要报尚书省去籍,一般要么是立了奇功,要么是天子发明诏恩赏脱籍。
下诏的话,前朝孝武帝时曾经有过两次,都是特典。
本朝开国以来,还从未有过。
私下请托的以前不少,但自从检籍之后,管理就越发严苛了......” 刘昭在给王扬想户籍解决办法时便提过一次“检籍”,今天是第二次提。
王扬对南齐历史不熟,但却知东晋、刘宋都曾有过“检籍”之举。
“检籍”是检查户籍的简称,简单来说就是清查户口。
自五胡乱华、北方沦陷之后,大批北人南渡,造成户籍混乱。
一方面,世家大族藏匿人口,将百姓纳为自已的私奴私兵。
另一方面,很多百姓或为生存,或为求晋身之阶,也愿意托庇于土族, 还有不少人为了免除赋税兵役,或花钱冒籍土族,或假死逃籍,或收卖办事文书,改换年龄,总之各有妙招。
时间越长,其弊越甚,最后导致在籍百姓越来越少,户口簿册,谬误百出。
为了维系国力,东晋和刘宋都曾施行过不止一次的检籍。
南齐也和前两朝一样,从开国伊始便实施检籍之策,当今天子登基后,又大力推进检籍进程,不仅严峻法令,重惩冒籍者,还设立校籍衙司,专门督检户籍,甚至曾因此政策激起了震惊全国的叛乱。
王扬此时并不知道南齐检籍的具体情况,更不知道他在不久的将来,会被搅到这场已经结束了四年之久的叛乱余波中去。
“不过我倒有个主意。
”刘昭突然说道。
“六日后白虎道场论学,王爷赏胜者十万钱。
你若胜了,便谢绝钱财,向王爷讨个恩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