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关灯
    旁听席上亦起了几声笑,大约都没见过这样的女律师,年纪轻轻,什么都不懂。

    卢推事蹙眉,敲了敲法槌,惊得魏学林一跳。

    他四下张望,一脸忧虑,心里多半在想,便宜果然是没有好货的。

     周子兮却知道这槌声不是冲着她来的。

    包探大多江湖出身,而她早做了功课,知道这位卢推事最看不惯这种街头做派。

     “此处是法庭,”她提醒那包打听,“法官大人坐在上面,您作为执法探员,请务必使用符合规范之语言。

    ”包打听对她本就态度轻慢,此时听她这么讲,更觉得是胡搅蛮缠,只是看在推事面上才点头认了,无奈平日说惯了切口,一旦改正简直话都不会讲。

     “由缉毒组便服外勤主持,其眼目协助侦破。

    ”倒是周子兮帮了他一把。

     “没错,”包打听顺水推舟说下去,“由缉毒组便服外勤主持,其眼目协助侦破。

    ”“所以这眼目是在哪里遇到的魏祝氏?”周子兮忽然问。

     “如口供上所写,是在弄堂口,”包打听十分肯定,“魏祝氏向过路人兜售烟土,人赃并获。

    ”周子兮并不反驳,适时请上被告这边的证人个与魏氏母子住前后楼的邻居。

     邻居陈述魏祝氏被捕之前是在天井里洗衣服,三光马仔找上门来,说是魏学林的朋友,听说魏在楼上睡觉,便问有没有多余的烟土,他愿意出钱购买。

    魏祝氏犹豫,怕儿子知道了怪罪她。

    三光马仔便约她在同堂口见面交易。

    魏祝氏这才拿了家中的烟土出门,刚出家门就被抓了。

    那邻居是个排字工人,读过些书,话讲得清楚明白。

    两相比较,更显得包打听的证词有问题捕房律师看不下去,插了一句:“周律师恐怕不知道,烟毒案件较其他犯罪不同,自万国禁烟会之后,此种特情侦查手段即广为使用。

    要是连这也有异议,恐怕第第二特院所有的烟毒案子都要翻案了。

     “我对缉毒组使用诱惑侦查的手段没有异议,”周子兮看着他回答,“但诱惑侦查又可细分为三种,犯意引诱,数量引诱与机会引诱。

    本案显然为犯意引诱,您没有异议吧?”捕房律师功课做得不够,愣了愣才意识到不对,坚称魏祝氏早有犯罪意图,缉毒组的此次行动只是为她提供了一个机会,并非促使原本清白者犯罪。

     两人由此好一番唇枪舌剑,争论犯罪构成要件的主观说与客观说。

     周子兮从诱惑侦查之法理入手,认为关键在于被诱捕者的主观意愿。

    如果警方仅是提供机会给原本有犯意的人,即属于合法使用诱惑侦査范畴。

    如果被诱捕者本无犯罪的意图或倾向,其罪行完全由执法人员诱使而形成,则应视作警察圈套,同未成年、精神疾病、紧急避险以及正当防卫样,可作为无罪辩护之理由。

    民国虽尚无判例,但控方既然援引万国禁毒会的规章作为使用诱捕手段的依据,那不妨也参考下禁毒会发起国的判例,比如美国最高法院1932年索里尔斯售烈性酒案。

     最后,她指向被告席上的魏祝氏,如此总结:“本案被告裏脚,不识字,以缝补洗濯为生,本身并不吸食鸦片,也无有任何犯罪记录。

    此次出售鸦片显然是人为制造的犯罪事实,与缉毒组查明和打击犯罪的宗旨全然背离。

    ”捕房律师见她这样,也认真掉起书袋。

    当然,他本人是站在“客观说”那一边的。

    缉毒组的抄没笔录递上来,从魏祝氏衣服里抄到鸦片烟泡的记录清清楚楚。

    “诚然本案被告是一位年五十五岁的妇人,以往并无前科,但用过去的犯罪记录来证明被告后来有无犯意,这种说法与龙博罗梭天生犯罪人’那种过时理论又有什么不同?”他质问周子兮。

     没想到周子兮却不接招,只是点头反问:“的确,本案被告是一位年五十五岁的妇人,那抄没笔录上为什么没有女抄手的签字与警号呢?”笔录就在眼前,白纸黑字,唯独缺少了女抄手这一项。

    这种疏漏在包探办案中司空见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