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关灯
    额。

     恩希的支柱产业之一,就是矿石能源这块。

    相比起鸿盛跟星河在国内的深耕细作,恩希的重心要更偏向海外些。

     这也是齐桓麟跑海外金融机构任职的原因为继承自家公司做铺垫,他得尽快熟悉外边市场的操作和游戏法则。

     恩希在几个小国那边拿到了采矿权,并且掌控了市场中,几种重要金属过半的市场份额,属于拿捏住上下游后,已经具备行业话语权的巨头支柱。

     但庞然大物也容易遭人觊觎。

     矿产能源这块价格一直在波动,所以各大相关产业公司,每年都会在期货市场买自家的期货调配供需,来完成风险对冲。

     这里,公司秘密持仓的仓单数额,就成了重中之重。

     一旦恩希的底被透了出去,很容易引起风投机构、对冲基金等国际游资,对他们进行逼仓。

     由于期货的性质,这种风险对冲的方式一般都是无实物表演。

     得了消息的国际游资犹如闻到肉味的鬣狗,纷纷涌过来扫仓单做多,将金属矿石炒到一个惊人的数额。

     这时,就需要恩希拿出实物完成交易,如果拿不出来,那么只能将集团名下的矿抵押出去,完成交易。

     打个比方就是,你说你有个苹果,拿到第三方平台去卖,原价十块钱。

     然后,有买家拍下后疯抬物价,炒到一千块一个,如果拿不出苹果,就必须要赔给他一千块。

     “你应该清楚,鸿盛不是软捏的柿子,我也不是。

    动别人的蛋糕,就要做好被对方回击的准备。

    ” “而且据我所知,恩希不具备商业规划用地及独立承建的能力,属于跨行业经营。

    没有相关产业链支撑,最后不过赚个倒手卖地的钱。

    但这可是你们的根基,所以,不要把本有回旋余地的事情,做成零和博弈。

    ” 临末,顾鸿渐淡淡道:“顾家的队不是那么好站的,还望齐总好自为之。

    ” 齐桓麟恶狠狠地瞪着他,眼眶里迅速拉起血丝,犹如一头困兽。

    顾鸿渐稳坐钓鱼台,气定神闲分毫不让。

     两人隔着张圆桌对峙,最终,齐桓麟率先败下阵来。

    昂藏矫健的身躯不再挺拔,看上去有点疲倦。

     顾鸿渐一招釜底抽薪,差点把他的精气神都抽走了。

     见此情形,顾鸿渐又从公文包里,取出第二份文件。

     齐桓麟勉强提起兴致翻了翻,愣住了。

     顾鸿渐适时插言:“如何,鸿盛的诚意。

    ” 这是一份鸿盛和恩希未来,在多领域进行合作的协议。

     鸿盛靠恩希进一步打开海外人脉,进而拓展市场;恩希则在鸿盛的帮助下,巩固国内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