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关灯
    另一方面,习惯做两手准备的小顾总,决定提前走好流程,向市场发行融资券。

     这种周转型的短期债务融资产品,可以快速从市场上募集到大量资金,而购买者则能在产品到期后,拿到高额利率。

     一般而言,的最短周期是十天半个月,最长时限能可达十二个月,时间越长利率越可观。

     这个时长也足够顾鸿渐腾挪辗转个好几回了。

     等他募集成功,也有利于提振市场对鸿盛的信心。

    目前董事会内部已经投票表决,通过了该项决议。

     发行融资券前期,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这都会用掉不少时间。

     所以顾鸿渐是趁着项目第一周期资金下去后,在那段相对宽裕的时间里,去推进的。

     业内的人都知道,大型地产建设项目在承建过程中,产生些意外支出很正常,毕竟从选材到人工再到后续各种环节流程,都有可能横生波折。

     若鸿盛同期进行的,开发、待开发的项目需要抽调资金应急,他可以及时发行融资券。

     要其他项目用不到,他也可以将募集过来的资金投入城东项目中去,这样就不需要用到鸿盛剩余的现金流。

     所有安排,可以说是进退得宜、环环相扣。

     顾鸿渐把这个消息提前透给钱行长,用的说辞是方便他提前筹集资金,好在融资券发行时买入,等着赚一笔。

     这送上门的机会,钱行长自然心动。

     顾绍北也很心动。

     一切都在按着他的计划来,虽然没想到顾鸿渐会发融资券,但再固若金汤的城墙,也会有木马可以进去的地方。

     只要顾鸿渐还在他的节奏里,那么一些细节上的小问题,就左右不了结局。

     他简直难掩自己此刻的激动。

     顾绍北背负双手,在书房来回踱步。

     如果他能吃进大量融资券,然后再给顾鸿渐找些麻烦,不断增加项目开支,迫使对方往里填钱,最好到资金链周转不过来的程度。

     这样的话,等融资券到期时,只要鸿盛到期拿不出钱来,作为最大债主的他,就可以名正言顺要求顾鸿渐,把手里的股份抵押给他。

     思及此,顾绍北脚步一停,当即决定:定要不计一切代价,在背后推动顾鸿渐尽快发行融资券,然后尽可能多的吃下。

     他兴奋走到书桌前,捞过桌面上电话的听筒,召集人马商议对策。

     顾绍北这厢在算计顾鸿渐的股份,那厢顾鸿渐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