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关灯
     第11章前尘旧事(3)情起。

     十六岁前他学医,除诊治病人之外没接触过年纪相仿的女子。

    十六岁后拾起诸子百家埋头苦读,也没有闲暇心思放在男女之事上。

     他虽无这个心思,但二十岁及了冠,他的郎中爹爹兴高采烈地替他打算了起来。

     裴安良知道,他这个儿子在姑苏城杏花镇上是个香饽饽。

    裴清及冠前几个月,来替他说媒的媒人就踏破了裴家医馆的门槛。

     腰圆身壮、唇边点颗媒婆痣的大娘扭着身打着扇进来了,偶然在医馆中帮衬的裴清茫然地抬了头,试探道:“大娘,您哪里不舒服?” 大娘看起来实在康健。

     大娘笑得如花一般,将裴清上看下看、左看右看,边看边满意地点头,同一旁亦笑吟吟抄药单子的裴父称赞道:“真是个标致人儿!我看知县千金都想嫁呢!” 那会儿未及会试,但裴清已中了举人,就算过不了殿试,再低也能回来做个知县大老爷。

    他从前行医,街坊乡亲们都知道裴墨之是个顶能干、顶温润的人,人生得漂亮、又有才华,谁不想将女儿嫁给他? 裴老郎中琢磨着,快的话每年开春自己就能抱上孙子,于是同媒婆一商量,精挑细选三四位姑娘,问裴清哪一个合意? 裴清没有一个合意的。

    应该说,他觉得姑娘们没什么不同。

     若硬要说有,可以说这个姑娘身体不错、脉象稳健,那个姑娘身子弱、该找他开几服药养养身子。

     裴安良有几个徒弟,裴清唤他们师兄。

    十几岁时,师兄们就常常争镇上的哪一个姑娘好看,杨柳巷卖豆腐王家的女儿生得最白净、平安坊赵织娘的大女儿嗓子最好听...... 师兄们聊得热火朝天,兀自整理药材的裴清却恍若未闻,仍对手上的一只人参的年数研究得深入。

     大师兄推搡了他:“墨之喜欢哪个姑娘?” “喜欢?什么是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