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猫耳洞里的生死兄弟
关灯
小
中
大
周末的阳光透过车窗,洒在李卫国布满皱纹和伤疤的手背上。
他靠在副驾驶座上,眼神有些疲惫地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熟悉又陌生的城市街景。
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穿着时髦的年轻人……这一切都与他脑海深处那些硝烟弥漫、血肉横飞的画面形成了刺眼的对比。
开车的儿子李建军,约莫四十出头,继承了父亲沉默寡言的性格,但眉宇间却少了几分父亲那独有的、被战争磨砺出的锐利和沧桑。
他熟练地打着方向盘,偶尔透过后视镜瞥一眼父亲。
车厢里沉默了许久,只有引擎的嗡嗡声和轮胎碾过路面的沙沙声。
“爸,”李建军突然开口,声音打破了沉默,带着一丝犹豫和好奇,“上次……上次您给小虎他们讲,打完那个……312高地,您就受伤回来了?” 李卫国缓缓地将目光从窗外收回,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那段记忆太过沉重,每一次触及,都像是揭开尚未愈合的伤疤。
312高地……那是他军旅生涯最接近死亡,也最接近某个巨大秘密核心的地方,最终却只留下满身伤痕和无尽的谜团。
“可我记得……小时候常听院儿里那些叔叔伯伯们说,后面的仗……打得更凶,时间也更长?”李建军小心翼翼地继续问道,“好像叫什么……‘两山’?老山、者阴山什么的?说那边天天炮弹跟下雨似的,人都住在洞里头……” 听到“两山”这两个字,李卫国的瞳孔不易察觉地收缩了一下,握着茶杯(儿子特意给他准备的保温杯)的手指微微用力,指节有些发白。
他沉默了几秒钟,仿佛在组织语言,又仿佛在回忆着什么。
最终,他长长地叹了口气,声音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沙哑和疲惫。
“是啊……两山轮战……”他缓缓说道,眼神再次飘向窗外,仿佛穿透了眼前这和平的景象,看到了那片曾经吞噬了无数生命的南疆群山,“312那次,老子算是把半条命丢在那儿了,后来就滚回后方养伤,评了个残废,没赶上后面那几年的‘热闹’。
不过……”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有些低沉,带着一种过来人特有的沉重,“没亲身经历,不代表不知道。
那几年的仗,比起咱们79年那会儿……哼,有过之而无不及!真正是把人当牲口一样往里填的血肉磨坊!一天到晚炮弹跟不要钱似的往下砸,真就是……住在洞里头,连脑袋都不敢轻易露出来。
” 李建军听着,握着方向盘的手也不自觉地紧了紧。
他虽然没有经历过战争,但从父亲那简短而沉重的话语中,也能感受到那份难以想象的残酷和压抑。
“我跟你讲讲……讲讲后来我在昆明军区总医院养伤时,碰到的一个兵吧。
”李卫国的声音放缓了一些,陷入了回忆,“那小子,叫陈默,名字挺有意思,人也确实不怎么爱说话,但那眼神……啧啧,跟狼崽子似的,又狠又刁。
他是从老山前线下来的,一条胳膊被炮弹炸没了,半边脸也毁了容,看着都瘆人。
” “老山?”李建军对这个名字显然更有印象,“就是那个……英雄辈出的地方?” “英雄?”李卫国嗤笑一声,摇了摇头,“战场上哪有什么英雄?活下来的,不过是运气好点的倒霉蛋罢了。
那小子可不是什么英雄,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就是个在猫耳洞里被炮弹震傻了的‘洞耗子’。
” 李卫国的思绪,随着车子的前行,飘回了那个同样弥漫着消毒水味,却又充满了不同故事和伤痛的军队医院。
那是在84年,李卫国因为腿伤复发,再次住进了昆明军区总医院。
那时候,老山战役已经打响,医院里每天都送来大批从前线下来的伤员,缺胳膊少腿的,被地雷炸瞎眼睛的,还有被炮弹震得神志不清的……相比之下,他这个腿脚不便的伤员,反而显得“幸运”多了。
陈默,就是那个时候住进他隔壁病房的。
第一次见到陈默,李卫国着实被吓了一跳。
那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身材不高,但异常结实。
可怖的是他的脸,左半边脸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犁过,皮肤皱
他靠在副驾驶座上,眼神有些疲惫地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熟悉又陌生的城市街景。
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穿着时髦的年轻人……这一切都与他脑海深处那些硝烟弥漫、血肉横飞的画面形成了刺眼的对比。
开车的儿子李建军,约莫四十出头,继承了父亲沉默寡言的性格,但眉宇间却少了几分父亲那独有的、被战争磨砺出的锐利和沧桑。
他熟练地打着方向盘,偶尔透过后视镜瞥一眼父亲。
车厢里沉默了许久,只有引擎的嗡嗡声和轮胎碾过路面的沙沙声。
“爸,”李建军突然开口,声音打破了沉默,带着一丝犹豫和好奇,“上次……上次您给小虎他们讲,打完那个……312高地,您就受伤回来了?” 李卫国缓缓地将目光从窗外收回,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那段记忆太过沉重,每一次触及,都像是揭开尚未愈合的伤疤。
312高地……那是他军旅生涯最接近死亡,也最接近某个巨大秘密核心的地方,最终却只留下满身伤痕和无尽的谜团。
“可我记得……小时候常听院儿里那些叔叔伯伯们说,后面的仗……打得更凶,时间也更长?”李建军小心翼翼地继续问道,“好像叫什么……‘两山’?老山、者阴山什么的?说那边天天炮弹跟下雨似的,人都住在洞里头……” 听到“两山”这两个字,李卫国的瞳孔不易察觉地收缩了一下,握着茶杯(儿子特意给他准备的保温杯)的手指微微用力,指节有些发白。
他沉默了几秒钟,仿佛在组织语言,又仿佛在回忆着什么。
最终,他长长地叹了口气,声音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沙哑和疲惫。
“是啊……两山轮战……”他缓缓说道,眼神再次飘向窗外,仿佛穿透了眼前这和平的景象,看到了那片曾经吞噬了无数生命的南疆群山,“312那次,老子算是把半条命丢在那儿了,后来就滚回后方养伤,评了个残废,没赶上后面那几年的‘热闹’。
不过……”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有些低沉,带着一种过来人特有的沉重,“没亲身经历,不代表不知道。
那几年的仗,比起咱们79年那会儿……哼,有过之而无不及!真正是把人当牲口一样往里填的血肉磨坊!一天到晚炮弹跟不要钱似的往下砸,真就是……住在洞里头,连脑袋都不敢轻易露出来。
” 李建军听着,握着方向盘的手也不自觉地紧了紧。
他虽然没有经历过战争,但从父亲那简短而沉重的话语中,也能感受到那份难以想象的残酷和压抑。
“我跟你讲讲……讲讲后来我在昆明军区总医院养伤时,碰到的一个兵吧。
”李卫国的声音放缓了一些,陷入了回忆,“那小子,叫陈默,名字挺有意思,人也确实不怎么爱说话,但那眼神……啧啧,跟狼崽子似的,又狠又刁。
他是从老山前线下来的,一条胳膊被炮弹炸没了,半边脸也毁了容,看着都瘆人。
” “老山?”李建军对这个名字显然更有印象,“就是那个……英雄辈出的地方?” “英雄?”李卫国嗤笑一声,摇了摇头,“战场上哪有什么英雄?活下来的,不过是运气好点的倒霉蛋罢了。
那小子可不是什么英雄,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就是个在猫耳洞里被炮弹震傻了的‘洞耗子’。
” 李卫国的思绪,随着车子的前行,飘回了那个同样弥漫着消毒水味,却又充满了不同故事和伤痛的军队医院。
那是在84年,李卫国因为腿伤复发,再次住进了昆明军区总医院。
那时候,老山战役已经打响,医院里每天都送来大批从前线下来的伤员,缺胳膊少腿的,被地雷炸瞎眼睛的,还有被炮弹震得神志不清的……相比之下,他这个腿脚不便的伤员,反而显得“幸运”多了。
陈默,就是那个时候住进他隔壁病房的。
第一次见到陈默,李卫国着实被吓了一跳。
那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身材不高,但异常结实。
可怖的是他的脸,左半边脸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犁过,皮肤皱